(四)挖潜力、激活力,持续释放改革效能。持续激发开发区活力,以管理体制与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不断优化“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激发开发区干事创业活力,提升产发公司服务开发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加快盘活7宗631亩低效用地,力争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以上,争创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考评进入全省同级别前20位。充分激活国企内生动力。以城投公司、兴宜公司和产发公司三家国有公司为重点,实行市场化转型,通过“产业经营、投资带动、资本运作”,提升市场开发能力,激发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做大做强。实行差异化发展,各公司围绕功能定位,通过内部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做精做强支撑业务,提升国有资本运行质量和效率,确保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绩效评价指标实现大幅提升,真正成为实力强、效益好、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大幅提高营商环境吸引力。拓宽“万人助万企”活动覆盖范围,推动助企服务从重点企业向中小微企业覆盖延伸,力争新增市场主体5000家以上,规上企业达到241家。做好上市辅导培育,针对前进民爆、嘉维轴承等重点后备企业,一企一策一专班,加快企业改制、挂牌和上市进度,争取实现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做好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实行“承诺制+标准地改革”,推动“交房即交证”工作常态化实施,实现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全承诺、拿地即开工”。争取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大幅度提升,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宜阳的最美名片。
(五)稳预期、强信心,巩固延续消费势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强化城区与市区消费的衔接互动,丰富消费场景和业态,提升消费能级和水平,打造洛阳市民休闲娱乐、体验消费的“后花园”。提振文旅消费市场。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优化提升洛水昌谷、花果山、东韩等民宿的配套服务和运营水平,改造升级杏花村、赵老屯、艾情谷等乡村旅游项目。强化与洛邑古城等景区的联动对接,谋划开展冰雪节、音乐节、“两节两会一活动”等特色活动,增强“这么近,那么靓,周末来宜阳”的吸引力。支持洛水昌谷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七彩花海动物王国4A级旅游景区创建,乔庄村、东韩村省级乡村旅游康养示范村创建,推动旅游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释放体育赛事红利。以创建全国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县为引领,依托丰富的体育资源、生态资源,探索发展“体育+文旅”新模式。承办好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青少年锦标赛暨世界青年锦标赛等专业赛事活动,打造宜阳高端赛事品牌。紧贴群众喜好,举办好足球赛、篮球赛、门球赛、龙舟赛、越野摩托赛等接地气、聚人气的群众性赛事活动,把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和经济发展“增量”。提质扩容商贸市场。扩大商贸体量,加快中农联豫西智慧农商城、香鹿山镇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谋划设立汽车维修销售等专业市场。丰富消费活动,以“消费促进年”为契机,围绕国潮文创、特色美食、特色农产品、家电数码等谋划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20场次以上。持续提升大张、锦花等商圈综合体商业品质和服务功能,促进传统门店向体验店、跨界店、概念店转型,着力引进品牌首店2个以上,打造具有宜阳特色的专业市场和消费场景,提振消费市场活力。
(六)提功能、扩内涵,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把发展城市经济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功能错位互补、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享的理念,全面加强与洛阳市区国土空间规划对接,推动区域一体化互补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五星级酒店、颐高梦巢智慧岛全力推进,青年财富广场尽快开工,群众文化中心建成投用,让千年底蕴的历史文化之城,绽放现代化的时尚风彩。加快红旗东路与开元大道互连互通,开工建设见鹤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城西和锁营污水厂,新建供热管网4.5公里、换热站2座,改造老旧小区7个、背街小巷15条,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实施“以楼聚产”工程,积极盘活闲置楼宇,引入成熟运营商,实现商务楼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加快发展直播经济,摸清电商底数,加强扶持与管理,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市级电商直播基地1个,吸引集聚青年人就业创业兴业。全力繁荣夜经济,集中资源谋划打造1个片区级特色商业街区,丰富商业业态和场景,构建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不断强化城市管理。锚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作用,持续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专项治理,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科学划分城市管理网格单元,建强邻里中心服务主阵地,丰富服务业态,以“小网格”做实城市“大管理”,持续营造韧性、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让群众和游客感受宜阳、乐享宜阳、爱上宜阳。
(七)兴产业、拓渠道,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深入实施“151”工作举措,持续做好防返贫监测与精准帮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总产8.3亿斤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做大做强富民产业。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原则,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以大格局大视野的发展眼光,全域谋划实施多个万亩灌区,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北椒南药”产业布局,以双椒融合产业园和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为引领,建设5000亩5G数字麦椒产业园、5000亩艾草产业园,打造10万亩麦椒产业带和10万亩中药材产业带。实施肉牛产业“2211工程”,新建扩建千头以上肉牛养殖场2个,创建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10个、示范户100个。积极盘活伊众万头肉牛养殖场,力争肉牛饲养量达到9万头以上。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持续用好惠农e贷等特色产品,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推动信用村认定全覆盖,为特色产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提速提质乡村建设。探索实践“千万工程”先进经验,整合5050万元,重点打造以香鹿山镇、柳泉镇、韩城镇、莲庄镇为核心,以乡村建设为基础、产业为支撑、治理为保障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及示范带。持续加强“供排水一体化”管理和运营,实施规模化集中供水通组入户工程,确保通组入户率达到70%以上。统筹抓好村容村貌提升、路网建设等工作,新建和美乡村15个,打造宜居和美新家园。抓实抓细乡村治理。积极探索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市场化运营路径,择优选择30个村为试点,为每村提供贷款50—200万元,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打造15个特色产业示范村,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增加。以乡里中心建设和运营为牵引,主动对接、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强化“三自”组织作用发挥,推动乡村治理有序有效、乡村振兴提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