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提升。三级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0.3%。多措并举稳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0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4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38万元。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7.3万人、高技能人才3.4万人。社会保障扩面升级。启动市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130户适老化改造,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个,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新增社保参保1.4万人。全省率先取消医保住院押金,药品集采乡村基本全覆盖。实施扶贫项目59个,贫困人口持续增收。工会、慈善、红十字、妇女儿童、共青团等事业实现新发展。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所,新增学位1.3万个,学前教育普惠率96.9%,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连续32年保持郑州县(市)领先位次。第八人民医院主体完工,家庭医生签约率超出国家标准,通过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获评省级地方病防控规范化县(市)。成功举办五运会、轩辕龙狮会等文体活动,建成村史馆26个、文化合作社150家,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500余场,《出其东门》荣获全国县级融媒优秀作品。退役军人事务、粮食、供销、气象、供电、通信、邮政、地方志、黄帝文化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治理有力有效。市乡两级城运中心实体化运行,智慧城市运行体系逐步完善。建成3个城市消防站,打造143家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试点单位。“五经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被命名为第七批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面推行府院联动机制,充分运用“四单一表”排隐除患工作法,纵深推进“三零”平安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群众信访和群体性事件总量明显下降,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5件、政协委员提案224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工作作风持续转变。高效办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留言、12345热线等各类问题4万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在98%以上。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约束条件明显增多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是市委坚强领导、高位统筹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倾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新郑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够强,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新旧动能接续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交织,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任重道远;营商环境仍需优化提升;增进民生福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些干部能力作风与新时代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对此,市政府将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1136”工作布局全面推进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郑州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为总目标,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和“十大建设”工程,纵深开展“三标”活动,深刻把握“十个郑州”内涵要义,全面推进“1136”工作布局,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高效能治理,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前头、多作贡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郑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为全省和郑州市大局作出新郑贡献。
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各项质量、效益指标和民生指标实现明显提升。
确定经济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兼顾了抓当前和谋长远,符合新郑发展实际和需要。实现预期目标,我们有基础、有动能、有信心。基础在于,经过多年的接续奋斗,我市设施功能完善、创新土壤优渥、金融活力强劲、城市发展环境优良,有利于汇聚各类要素资源;现代食品、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产业配套较为齐全,14.4万市场主体空间潜力巨大;25所大中专院校、近30万在校生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动能在于,“双循环”背景下,沿海产业由出口导向型转为市场牵引型,向内地转移趋势越发明显,新郑临港临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物流优势,具备良好的承接条件;同时,国家持续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力度,针对基层的各类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省市涉及新郑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实施,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信心在于,市委“1136”工作布局精准指引,“融入大郑州、建设新故里、冲进三十强”发展思路鼓舞人心,“过百超千”发展目标催人奋进,新郑人文厚重、民风淳朴,干部务实重干、素质过硬,各方面纷纷看好新郑、投资新郑,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谱写新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