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加快“党建+信用”平台数据资源共享,拓展信用惠民清单,完善守信激励措施,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强化特色百姓评理说事点阵地作用,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的村(居)达100%。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援助,创建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25个。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推动村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文明村镇评选,推进移风易俗,反对婚嫁高价彩礼、丧事大操大办、宴席铺张浪费等行为。
(五)坚持扩大消费、提升品质,奋力在做优现代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
发掘文化旅游融合点。谋划推进庄子文化项目建设,开展庄子文化系列精品创作,启动庄子祠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与康养融合发展,加大蒙太岛康养项目招商推介力度,推出“逍遥蒙城”旅游精品线路1条。加快板桥集战斗纪念馆与周边地市红色旅游线路串联发展,新增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个。实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举办文旅消费惠民活动20场以上,创建市级精品主题村1个,打造美食文化街区2个、美食文化小镇(村)7个,推出一批旅游休闲体验村。
培育商贸外贸增长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持续开展绿色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餐饮零售等促消费活动,建成运营鲲鹏广场特色商业街,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鼓励市场开发管理主体采用统一结算方式经营。加强商务信用体系建设,评选诚信商圈2个,创建放心消费单位20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家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外展销会等活动,加强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对接合作,支持企业在国家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产品展销中心设置展馆。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
打造电商物流新亮点。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培育千万级电商企业2家。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新增授权使用“蒙城好物”区域公共品牌企业5家,实现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23亿元。规范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发展,全年培训电商人才500人次以上。推动物流降本增效,谋划建设快递产业园,建成投用城市骨干冷链物流产业园,推进梦蝶物流争创3A级网络货运平台。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突破3000万件。
(六)坚持精准科学、系统治理,奋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环境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治机制。完成2023年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任务。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专项行动,推进臭氧污染防治,实施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加强城乡餐饮油烟治理管控,PM2.5、PM10平均浓度持续下降。严格落实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全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强化主要河流支流排污口排查整治,确保3个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等源头治理,严格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固废危废联防联治,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行为。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要求,编制完成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水土保持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盗采砂行为,创建省级幸福河(湖)1条。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7万亩,完成人工造林700亩。加强湿地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确保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持续巩固芡河鳜鱼青虾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成果,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严格落实项目环境评审制度,杜绝新增“两高”项目。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达95%以上。支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动态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争创市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一体推进风光储新能源体系建设,开工建设华能楚村等风电场项目3个,新能源新增装机21万千瓦,建成华能皖北新能源运维中心。推进绿色低碳建造,装配式建筑配建比达30%以上。
(七)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奋力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系统集成抓改革。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三变”改革的村占比达85%,集体经营性收益50万元以上的强村占比达28%。扎实推进综合医改省级试点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综窗改革”,设置无差别代办服务综合窗口8个以上,推进27个单位低频事项授权到位。
科技创新增动力。以创新型示范县建设为引领,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支持企业承担省级科技重大项目和科技专项,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个。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科技成果登记100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10亿元以上。支持县属国有企业建设公共研发平台,新增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新授权发明专利30件以上。积极开展“人才安徽行”活动,深入实施“漆园英才”计划,举办高校人才对接活动8场以上,引进急需紧缺等各类人才100名以上。
优化环境育实体。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及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重点举措。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开展“政企周六面对面解难题”现场办公活动,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扎实开展“三级三方服务千企”活动,健全完善解决“一类问题”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深化“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监管事项、监管行为覆盖率80%以上。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增强信用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