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释放改革动力。全面叫响“东台最懂你”营商品牌,纵深推进首问负责、一窗通办、零跑办理、免申即享、拿地即开工“五项机制”,着力打造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能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的营商环境。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家门口办”。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绿色信贷规模突破320亿元。扎实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鼓励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切实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不折不扣落实政府机构改革任务。
深度挖掘开放潜力。全方位接轨上海,以纳入上海康养体系为契机,在理念、标准、政策等方面主动融接,全力推进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建好长三角农产品保障保供基地,年内引进长三角地区项目80个,吸引游客超1100万人次。宽领域扩大开放,加快南京海关实训基地建设,支持金丽达、雪鸟争创省级公共海外仓,鼓励晶澳、天合等“新三样”企业扩大外贸业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高能级建强园区,开发区、沿海区、高新区突出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集聚高端要素、主攻重大项目,当好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提高到55%。各镇专注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更多百亿工业强镇。
(三)聚焦能级提升,在打造品质城市上实干争先。扎实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更高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以112项城建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中心、生活性物流园、生产性物流园、联网供水工程等重大功能项目,全面出新范公路、新民路等主次干道,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9个,不断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深入开展“清水绿岸”提质行动,编制地下管网和清畅水网“两张网”,新建污水管网20公里,城区河道全面消劣,城市污水收集率提高到80%以上。高品位打造东亭里等核心商圈,常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着力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房地产、家具家电等大宗消费,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增长点。
精细城市管理。以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创建为抓手,聚焦城市公共空间和住宅小区,扎实推进车辆停放、违法建设等专项治理,高品位提升城市亮化、物业管理、垃圾分类水平,让城市管理更精细、颜值更精致。高标准提升高铁沿线城市绿道和泰东河生态廊道,新建街头绿地3处,创成省生态园林城市。强化“数字赋能”,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归集共享城市运行、社会治理等大数据,推动城市管理“一网管全域”。
畅通交通网络。围绕交通跨越发展目标,加快构建高速、铁路两个“一横三纵”交通网络,全速推动东兴高速建设,及早启动东如高速建设,积极争取临海高速和如通苏湖北延早日纳规。加快畅通路网循环,开展高架衔接盐东快速路研究,推进344国道快速化改造、352省道西延和北海路东延,疏通红兰路、新民路等堵点,打通长青路、白榆路等断头路,新建改建农村四级公路110公里,实施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100公里。加快构建现代化水运体系,规范提升内河码头,全线提升通榆河、泰东河、丁溪河等航道通航能力。
(四)聚焦乡村振兴,在建设农业强市上实干争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农业强市建设。
做强现代农业产业。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6.6万亩,打造千亩示范片21个,争创省高质量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加强育种技术攻关、数字机械赋能,建成“东农云”大数据中心,争创国家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聚焦9条农业重点产业链,主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仓储保鲜,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5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900亿元。做足“土特产”文章,用好“东台大粮仓”区域公用品牌,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2个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到76%以上。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新建农村5G基站260座,燃气管道100公里、接入农户2400户,优化提升村级电商服务站50个,争创国家级农村物流达标县。打造省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片区,创成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3个,省特色田园乡村3个。系统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持续深化“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探索建设“无废村庄”,年内生活污水收集率达55%,建设农村生态河道85条,完成户厕改造2万座、农房改善2100户,争创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县(市)。
拓宽强村富民路径。有序引导大学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年内培训高素质新型农民7000人以上。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争创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3家、示范家庭农场5家,让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挑起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金扁担”。以经济薄弱村提升为重点,推进“干部联村、一村一策”,扎实抓好土地规模流转7万亩和集体资产盘活利用,力争村平集体经营性收入超70万元,省定经济强村达120个以上。
(五)聚焦生态优先,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实干争先。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系统推进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价值转换,高标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城市。
持续擦亮绿色生态底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从严落实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深化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确保PM2.5和臭氧浓度双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再提升、国省考断面水质全达标。一体推进海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条子泥生态岛建设,强化互花米草除治、浒苔绿潮防控,打造最美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