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7日)

  围绕上述要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旅游接待人数增长13%,旅游总收入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单位GDP能耗控制在省下达目标内,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9万吨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抓环带引领,统筹推进全域生态保护和文旅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

  以环带建设为引领抓实生态保护。紧盯“四个全域”目标,持续深化“一委统筹、两长协同、三员合一”机制,坚决抓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和城市扬尘、秸秆焚烧整治专项行动,保持空气质量排名全省前列。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巡河交水制”,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域创建幸福河湖。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土壤情况体检,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有序推进建筑垃圾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积极推进林长“巡山交树制”,谋划推进EOD项目,持续开展林相规模化花化彩化改造提升行动,加大违规开垦茶山整治、松材线虫病防治力度,持续做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以环带建设为引领抓好文旅经济。对标“四个达到”要求,奋力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加快打造以武夷山为核心的“大武夷”旅游观光圈。紧盯“3·22”“5·1”两个时间节点,与云谷建发公司合作,推动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运营。加快崇阳溪生态巡护绿道(二期)、“两墩”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国际创意设计大赛”成果落地转化,完成月亮湾、青龙瀑布、桃源峪等观景平台以及红星接驳站建设,打造游客服务中心、换乘中心、旅游驿站,丰富游览打卡点旅游元素。围绕环带自然人文资源发掘更多惊喜点,盘活闲置资产,推出国家公园探秘之旅体验线路、乡村精品徒步线路。统筹推进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双世遗”展示馆、五夫朱子文化园、上梅柳永文化园、国家公园避暑山庄、张山头红军墓群保护修缮等项目建设。全力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体验,打造一批特色街区。积极创建全国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迭代升级“山盟海誓”婚拍旅拍、“茶乡疗愈”等新场景,培育引进极限体育、沉浸式演艺、亲子、康养等新业态,创新开发具有武夷山特色元素的文创新产品。推动建设五夫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域研学新模式。精心筹办“万名台胞游学大武夷”活动,持续办好茶博会、竹博会、马拉松赛、山径赛、啤酒节、音乐节等重大节会赛事,做到“周周、月月有活动”。大力开展旅游形象推广,建强用好武夷山文旅国际传播中心,加强与各级主流媒体和携程、抖音、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合作,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推动开通武夷山—厦门—台北航线,打通更多热点城市航线,加密节假日高铁车次。完善国际化、智慧化导览导游系统,健全导游员、国家公园讲解员星级评价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监管,持续提升游客的获得感、舒适感、安全感。

  (二)凝心聚力抓实体经济,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具有武夷山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扎实推进“三茶”统筹发展。整合涉茶部门力量,加强茶产业阵地建设。挖掘武台茶文化历史,规范茶文化展陈、茶艺展示、茶事活动,加快武夷茶志、茶经编撰,全力推进中华茶博苑、“三茶”统筹展示馆、“1+N”茶树种质资源圃等项目建设,加强茶交所市场化运作,加速茶检中心、茶计量中心、茶空间、茶庄园建设,筹划举办一批有影响力的茶事文化交流活动。推进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全国评茶员、制茶师、茶艺师大赛承办地落户武夷山。完成《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制修订。全域推广绿色生态茶园,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深化茶园碳汇发展模式。持续开展茶叶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快建设“四链”融合茶产业创新平台。强化茶品牌、茶工业、茶饮料,鼓励开发茶点、茶食品、茶器具、茶机械、茶包装等茶产业全链条产品。

  创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谋划实施省、南平市重点项目42项,总投资220.5亿元,年度投资47.4亿元。加快推进武夷竹博苑、农夫山泉饮料生产线、正华竹木以竹代塑产品产业化、钦心饮品茶产业、岩霸“五新”茶文旅产业园、旺盛智能包装、国际茶叶包装设计交流博览中心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提升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实施企业“扶优培强”工程,引导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持续推进“链长制”,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化“一把手”招商,建立“专班+国企”招商模式,聚焦科技、文旅、康养、工业、房地产、首店经济等领域精准招商,推动制定“一产业一专班一清单”,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化项目保障,深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探索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全力推进省级工业园区创建,规划选址物流园区,出台盘活全市低效、闲置土地方案,推进“腾笼引凤”,推行“交地即交证”“验收即发证”。

  (三)凝心聚力抓城乡建设,聚焦城乡品质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65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