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泾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

  (三)推动宣纸产业升级跃变。围绕品牌升级,首位抓保护。用好《宣纸传承保护发展支持举措》(23条),设立宣纸保护基金,加大行业人才培养,强化宣纸市场整顿,加快宣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注册,加强宣纸品牌系统营销,积极推进国家级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围绕龙头升级,关键抓培育。深入实施“355”发展战略,支持宣纸股份公司内部重构、市场整合,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设立古纸研究中心,开发摄影用纸、装潢用纸等新产品,推动机制书画纸项目一期投产达效、二期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特色纤维项目;运营宣纸文创基金平台,开发文创产品200件以上,力争至少10件产品纳入“省礼”范畴。积极扶持优质宣纸生产经营企业,推动产业“1+N”模式延链升级,培育更多亿元宣纸企业。围绕产业升级,重点抓融合。强化与省属文化企业战略合作,拓展“宣纸+康养”“宣纸+数字”等跨界融合领域,力争小岭宣纸故里、汪同和文旅康养等项目建成运营。推进中国宣纸文化园5A创建,实现国家版本馆文房四宝专题馆落地、宣纸文化体验园对外开放,加快艺术家部落、孔丹文化园建设,全力创建国家级研学营地。加快宣纸产品上行,建成运营宣纸电商产业园,力争宣纸网销额增长50%以上。

  三、统筹搞建设,接续描绘崛起赶超的美丽画卷

  (一)更高标准建设宜居城市。实施城市功能提升行动。坚持拥江发展,科学规划青弋江沿岸功能布局,南岸实施青弋江南路改造提升,带动老南街区域整体性开发,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北岸突出水西文化特色,开发滨水休闲项目,谋划建设美丽航道城区段,打造市民娱乐新空间。坚持高标准推进青弋江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堰坝及下游段河道疏浚,建设狮子山公园、景观桥等节点,打造水清岸美的滨江景观带。坚持高品位开发高铁片区,系统布局基础设施、商贸服务及功能配套,围绕文化创意、高端商务抓好招商策划,培育核心商圈。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有序实施城市更新,以景区化标准提升城市风貌,新增绿地4万平方米、绿道40公里,确保通过国家园林县城复评;实施雨污分流15公里,改造老旧小区8个,新建停车泊位2500个、充电设施800个,完成水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增天然气用户5800 户以上;谋划城西大道等4条城市路网布局,完成贺村路等2条道路“白改黑”,打通高峰路等2条断头路,完善城市慢行系统;逐步优化五里岗路功能环境,适时开工裕隆路县医院至董村段。扎实开展城市体检,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施城市消极空间、防洪排涝改造,打造韧性城市。常态化开展全域文明创建,大力实施垃圾分类、文明养犬、户外广告、“黑头车”等专项整治,一站式解决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城市顽疾,完成征迁5万平方米以上。实施城市活力提升行动。围绕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加快城市周边产业布局,开工建设恒隆汽车城,建成运营福朋·喜来登酒店,对外开放城市“四馆”,做强宣城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品牌,丰富串联式消费场景,进一步集聚城市烟火气;制定“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举措,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快城区适老化改造、物业水平提升;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众创中心、“青年之家”旗舰店等汇聚平台,力争吸引5000名大学生实践实习实训、500名青年人才回乡就业。

  (二)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以开展“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为载体,以实施“11442”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为抓手,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双碳”产业园,积极招引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凯盛浩丰、鲟鱼养殖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茶叶全产业链培育,建设精品茶园1500亩,做强“泾县兰香”公共品牌,延伸红茶、乌龙茶产业链,确保茶叶综合产值增长10%以上。推动林下经济提速发展,促进中药材、竹笋、菌菇、蜂蜜精深加工,建设国储林一期1.2万亩以上。用好“两山”转化平台,扩容“两山”转化智慧云脑,收储生态资源不少于260处。力促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筹建跨境电商产业园、电商云仓产业园,扎实推进物流园区建设,争创国家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省级试点县。扶持农业主体做优做强,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个,支持丁家桥镇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促进农村宜居宜业。系统抓好四大片区突破提升,重点加强马头、月亮湾精品示范村建设,持续打造蔡村镇赵村集成改革示范点,健全完善杆线序化整治长效机制,建成省级中心村11个,农村改厕2000户,完成9个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争创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持续夯实乡村基础,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汀溪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实施中小河流治理3条、山洪沟治理2条、小流域治理1条,改造乡镇集市7个、农网项目40个。从严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高标准农田4万亩、农田水利“补短板”1万亩。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深化婚俗改革试点,打造“新风堂”示范点11个。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农村集成改革,系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加快推广村庄运营模式,确保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15%以上。大力实施“三进三回”乡村人才促进行动,吸引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培育产业带头人120名。

  四、致力惠民生,接续筑牢崛起赶超的坚实基础

  (一)办好“四件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办好社会保障“暖心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进省定民生实事,深入开展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救助水平。实施“家门口”就业行动,加大产业工人招引回流力度,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800个。健全“一老一小”保障体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助餐质效。发展“银发经济”,加强长三角养老产业协作,打造1-2个旅居养老试点村。办好人民教育“关心事”。持续优化学校布局,深入开展农村区域化寄宿制办学试点,交付使用城西幼儿园。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深化安徽师大教育发展集团托管帮扶机制,引进长三角名师工作室2个,加快提升高中办学水平。持续做强职业教育品牌,打造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办好健康医疗“安心事”。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投入使用县医院医疗应急中心、泾川镇卫生院,引进长三角名医工作室1个,争创全国健康县、国家卫生县。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成中医院病房楼、中医馆,做强市县中医药一体化项目,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办好幸福提升“知心事”。持续完善健身设施、城市书房、老年教学点等公共设施,常态化开展“送戏进万村”“四季村晚”“村BA”等文娱活动,让群众闲有所乐、乐有所益。认真落实“民呼我为”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提升源头治理水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64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