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1日)

  做大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养老托育、文化旅游、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商贸流通业扩面提质,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家、限上商贸企业10家。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加强节会消费,举办潘集酥瓜节、农民丰收节、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鼓励销售主体采用“直播带货”“网红探店”等形式,引导潘集人更多留在当地消费、在潘企事业单位在地消费。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经开区北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创大公司申报数字车间、中安联合申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坚持内培外引,鼓励本地建筑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出台政策引进优质建筑企业落户,促进建筑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推进开放招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合肥瑶海区、无锡梁溪区、上海闵行区吴泾镇战略合作,切实在产业承接、招商引资、人才交流等方面有实质合作、有具体成果。坚持专班招商、驻外招商、商协会招商,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省外资金45亿元以上。围绕三大新兴产业,谋划设立产业基金,争取一批项目获得市级24亿元产业投促基金和1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金支持。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扩大订单,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以上。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力争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500户以上。支持阳光水面光伏、新鸿药业等企业上市。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办好企业家周末会见日,建立健全常态化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依法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深做实优化营商环境“十做到”“十严禁”,推动企业登记“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健全融资助企便民服务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金融“五进”活动。推进土地全域综合治理,创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加快“标准地”改革提升、“亩均论英雄”改革突破、闲置低效土地清理攻坚,盘活利用闲置土地150亩、低效工业用地80亩以上,让优质资源配置到好产业、好企业、好项目上。抓住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机遇,进一步增加转移支付规模和地方税收分成比例,积极争取改革红利。支持潘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快改革平台公司,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做好协税护税和税源信息共享试点工作。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积极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加强与煤化工园区产城融合发展。

  第二,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质性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潘集。

  改善居住环境。坚持专班推进,启动实施棚户区(城中村)1750套改造任务,切实完成刘圩片区一期棚户区(城中村)任务,投入使用保障性租赁住房8602套。运用政策工具,持续解决“难安置”“难办证”问题,稳妥推进采煤沉陷区搬迁房券安置,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全面化解泰府名邸、春光花园等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向上争取,加强城区绿化系统建新更新,新建街头游园2个,打造3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持续实施市政排污管网综合整治和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加强入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运营管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提升城区功能。畅通城区微循环,加快推进峨眉山路、泥河路建设,开工建设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项目,推进淮潘路、天柱山路沿线环境改造提升。畅通对外交通网,服务保障好S63怀远至凤台、S10扬州至淮南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配合做好淮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加快皖江物流综合码头建设。推进飞腾天然气居民燃气安装工程、凤潘次高压管网工程,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完成袁庄备用水源地建设,推动袁庄城区供水全覆盖。做好城区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配网升级改造。改造提升高皇、夹沟、泥河等7个菜市场。推进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体托管市五院,新建珠江路小学,改建区一小老校区、区机关幼儿园老校区,合理布局建设城区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精细管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加强路(巷)长制网格化管理,持续推进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架空线缆、占道经营、沿街外立面、户外广告等,打造文明示范道路、示范街区。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建设垃圾分类终端处置项目,提升城乡环卫管理精细化、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物业规范化管理,提升小区共管共治能力。

  第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1万亩以上、产量33万吨以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动态巡查等机制,加大对破坏耕地、非法占地等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发挥“田长制”作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2800亩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实施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打造25万亩绿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36万亩“店集贡米”生产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扩面提质增效,力争全程托管面积24万亩以上,实施“小田并大田”整治5万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8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