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务实有效。创新实施“双月签约、单月开工、月月调度、季度观摩”工作机制,建立红旗激励和黄旗警示制度,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7个,完成投资200亿元。召开“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会”56次,解决“人地钱证”问题156个,杭摩科技高性能酚醛树脂、仕烽油压等22个项目完成建设,年产11万套智能家居制造、年产30万吨双氧水等45个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各类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16.8亿元、增长60.6%。
“双招双引”精准有力。成立“4+2”产业链招商专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预审、决策机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2亿元,开展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活动,全年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120亿元、增长13%,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个、总投资378.3亿元。与中铁十六局合作成立徽裕公司,年产值近百亿元的中铁四局市政公司签约入驻颍东,旭仁机电等7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纳统。实施“颍淮英才计划”,区四大班子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30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3人。
科技创新赋能加力。创新主体活力不断激发,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50家、41家,金森源环保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鑫林电器等2家企业获评全省“研发双百强”。实施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项目31个,技改投资增长7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33.9%,投入强度提高到1.38%,企业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3亿元。与苏州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新增科创平台7家、数字化车间3家,新建5G基站216个。战新企业发展到27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0%。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决落实“十做到”“十严禁”,实施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开展“助力企业解难题”等活动5轮,帮助解决企业诉求2300余个,落实惠企政策资金3417万元,投放政银担贷款22亿元、“续贷过桥”4.5亿元,获批土地7456亩、供应土地3977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出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新行政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近1万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新增市场主体5349户、增长29%。推行“评定分离”改革,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4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4家。创新推行廉情监督员、“律师+企业合规专员”等“9+N”制度,“全周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
(四)一年来,我们抓巩固、重衔接,乡村振兴谱写新篇。
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新识别监测对象366户1398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全区脱贫人口无一人返贫致贫,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作防返贫经验交流。全国政协机关定点帮扶、省财政厅等9家省直单位组团帮扶、巢湖市结对帮扶、省属企业对口帮扶深入推进,协调实施项目248个。实施财政资金衔接项目145个、3.66亿元。2021年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考评获得“好”等次,持续攻坚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位居全省第6、全市第1,获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县(区)”。
“两强一增”扎实推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徐淙祥的重要回信指示,出台多种粮、种好粮系列政策,发放种粮和耕地保护补贴7204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选派科技特派员102人,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机械化率提高到96%。总投资1.98亿元的瓦大番茄谷双创产业园竣工投产,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发展到13个,面向沪苏浙销售农产品20亿元。金麦乐、金牧饲料入选全省首批农业板“金种子工程”。
乡村面貌加快改善。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40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5个,累计达50个,占布点中心村66%。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251”工程,完成1442个自然村环境整治,改造农村危房57户,完成改厕584座,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7条,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作稳步推进。新增造林256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4个。河湖长制深入推行,济河主要支流治理完成,22处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达标率100%。提升公交站点310个,投入新能源公交车93台,实现建制村公交全覆盖。
(五)一年来,我们惠民生、办实事,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民生类支出27.37亿元,占财政支出85%,10项暖民心行动和民生实事惠及更多群众。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安置问题,朝阳嘉苑等6个安置区加快建设,弘诚学府等5个安置区建成分配,全年安置群众6854户、安置面积达102万平方米,过渡期安置费降幅达51.7%,安置力度为历年之最。打造“三公里”就业圈服务示范点9个,新增城镇就业8694人,区人社局获评“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改造提升健身设施66处,新增托位700个,新建老年助餐点41个,老年大学创建省级示范学校接受验收。提高困难救助标准,发放救助资金1.7亿元。医保基金监管常态化开展,全民参保计划按时完成。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新增幼儿园6所、学位2520个,阜阳幼儿师专附属颍东第一幼儿园挂牌成立,完成义务教育校舍维修30所,育新小学颍河分校投入使用,中小学智慧学校达到100%,“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校内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阜阳职业技术学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等奖各1项,连续3年获得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省级考核优秀等次。妇幼保健医院与上海市红房子医院合作共建,枣庄、袁寨卫生院完成改造,新华卫生服务中心以及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1个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覆盖率100%。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我区获得金牌数量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