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中心城区。主动融入“任兖邹曲嘉”都市区,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实施祥城新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老城区有机更新、嘉北新城空间布局优化,加快形成兼容配套、宜居宜业的城市格局。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完成农业局片区、检察院片区、南关二期等7个续建棚改项目,启动黄李河沟、凤凰山六村等4个片区征迁工程,提升改造老旧小区55个。实施迎凤路、中心街、兖兰路(前进河-嘉金线)等路段升级改造,完成48个小区、67个单位雨污分流工程,全面实现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加快老旧路灯更换改造,亮灯率达到98%以上。集中整治市容市貌,有序推进数字城管建设,用好城建“随手拍”系统,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开展“优秀物业企业”“最美物业人”评选活动,打造市级样板小区5个、红色物业示范点4处。提标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厂,做好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推进环城河道水质改善。加强园林绿化养护,新建口袋公园2处,更新完善环卫设施,强化保洁管理,营造绿色整洁有序城市环境。
做活文旅景区。坚持南部山区生态修复治理赋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编制南部山区“3日游”全域文旅项目总体规划,打造嘉祥南部文旅、生态融合示范区。聚力突破济宁野生动物园、原乡左岸等重点项目,推动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创客中心、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特色民宿建成运营。持续加强A级景区培育,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文旅示范基地。推进武氏墓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筹建综合性博物馆。持续推进“山东手造·济宁好礼·嘉品佳作”工程,做好非遗项目传承保护,鼓励广胜木雕、春秋源鲁锦、石雕等现有非遗企业创新发展,提升文创产品影响力。推进政德教育整体提升工程,完善曾庙、武氏祠、大学书院等教学点,高标准建设青山环山西路教学体验路线,打造主题各异的特色体验空间。推进曾子学堂建设,筹办曾子与儒学高端学术论坛,支持文旅企业参加各级文展会,精心策划宣传推介活动,打响“嘉祥印象”文旅品牌。
五、聚焦特别定位,建设西花园、多措促宜居
优化生态环境。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工业废气、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完成新鲁西水泥公司超低排放改造,推动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报废更新,严格挥发性有机物治理、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空气质量稳定向好。全面落实河湖长水质目标责任制,“一河一专班”开展河流沿线环境整治,加强水质动态监测和溯源排查,确保境内重点河流断面稳定达标,全县所有河湖达到美丽河湖基准。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启动9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示范工程,加快鸡公山、钓鱼山等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接续实施梁宝寺采煤塌陷地治理蓄水工程。严格固体废物及土壤污染管控,系统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涉危企业隐患,扎实开展国土空间绿化,完成荒山绿化933亩。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嘉祥样板。
建设和美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高质量编制镇村国土空间规划,深化乡村规划师制度,开展“规划下乡”宣讲指导活动,争创省级乡村规划师工作示范标杆。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新改建农村道路60公里、养护大中修9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6座,硬化胡同10万平方米,完成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69户、100个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实施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1000户,高标准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6处,完成13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省级4个。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文明银行”创建活动,深化婚俗改革,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提升群众文明程度。
完善基础设施。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互联互通,加快S244、S319改线工程及鲁南高铁嘉祥客运站交通枢纽建设,完成洪山路北延,协调做好济邹高速、济商高速、济广高速路网建设,积极争取 G327连固线汶嘉段、济宁外环高架西延嘉祥工程实施。提升城市智慧服务能级,统筹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100个以上,提升城区、园区等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面。新建充电桩330个以上,实现城区、镇街主要节点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加强智慧社区标准化建设,新建基础型智慧社区8个,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75%,争创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深入实施小城镇建设升级行动,推进纸坊镇市级精致城镇试点建设,打造2个乡村公共服务能力示范镇。高标准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绿化、亮化及管网铺设工程,推动城镇加快实现“旧貌换新颜”。
六、强化特别保障,提升满意度、守牢安全线
增强民生保障能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严控在4%以内。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3%、97%以上。完善智能医保监管平台,打造便捷高效“阳光医保”,争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县。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银龄安康工程,加快建设县级“养老智慧平台”及2处门诊慢病管理服务中心,新建县、镇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各1个,新增托位640个。落实低保、残疾人救助政策,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公平施保。推进健康嘉祥行动,加快人民医院新院区、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镇街卫生院达标创建,升级改造金屯精神病医院,启动纸坊镇医康养中心建设,拓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远程诊疗全覆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更健康、更文明的形象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扎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六个“三年行动计划”,撤并农村学校15处,启动萌山南学校建设,完成五老洼小学扩建,实现机场路学校招生。完成义务教育段147个薄改与能力提升项目及1413口小学教室照明灯安装工程。加快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嘉祥产业学院二期建设,扶持县一中争创省级特色高中学校。加快民办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和“民转公”进程,幼儿园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65%、95%以上。新聘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500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乡村书房2处,开展曾子讲堂巡讲活动39场,创作精品舞台剧2部,组织“幸福嘉祥·周末剧场”“送电影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5991场。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体卫融合试点,精心打造体育公园,人均健身场地达2.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