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工业全域治理攻坚战。坚持“有限空间、无限发展”,深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以化零为整、连片腾换为主攻方向,加快开发区、煤山镇、洪桥镇等10个乡镇(园区)工业有机更新,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200家,腾出用地1500亩以上,实施“腾笼换鸟”项目50个以上,新改建厂房6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深化纺织产业链协同创新,全面完成8家印染企业规范提升;持续推进工业炉行业转型升级,企业入园集聚10家以上。
(二)强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积蓄跨越式发展势能
进一步增强改革撬动力。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无感监测指数走在全省前列。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定维护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合法财产权益、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极简审批等改革,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跨省通办服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0%以上。持续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中介机构行业监管。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转型金融专项产品3个以上,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5%。完善推行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加强企业家培训培养,深入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养“雏鹰”计划三年行动。联动推进其他各项改革,迭代升级动力电池产业大脑、“安行一件事”等数字化改革应用。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国企市场化运营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以上。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高效协同机制,实现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监管检查事项全覆盖。
进一步升级创新驱动力。启动实施“创新制胜 三年跃升”行动,打造国家创新型县2.0版。育强创新主体,构建科技型企业矩阵,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省科技领军和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与大院名校合作,新建省级企业研究院、高企研发中心15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个以上,承担(参与)省级以上重点研发项目5项。加快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建设,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00件以上、“品字标”企业5家,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10项。聚引创新人才,开展新一轮“长兴英才项目”,探索推进上海人才“飞地”,加快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聚力打造“长兴青创城”,集聚市级以上人才项目50个,新引进大学生1.8万人以上,新增大学生创业主体500个以上。深化新时代长兴工匠培育工程,新培育技能人才6700人。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智慧医疗科创园,新增国家级、省级孵化平台各1家。完善以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为基础的政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企业首席科技官”“企业科研助理”等制度,强化科技“奖投贷”联动。
进一步释放消费和开放潜力。全力推动消费复苏回暖,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推进人民广场、龙山商贸主副中心建设提升。举办促消费活动120场以上,支持住宿、餐饮、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恢复性增长,促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消费,培育文化体育、智能设备等消费热点,继续做好“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太湖龙之梦乐园龙头效应,深化“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打响“兴宿”等文旅品牌,打造高品质文旅新空间20个以上,旅游收入、接待人次、过夜游客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更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十百千”拓市场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法兰克福家纺展等境内外展会,全力保订单、抢订单。加快海外仓、境外营销网络布局,新增境外生产基地5个、跨境电商备案企业100家,确保出口占全省份额基本稳定。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聚力打造省际边界发展高地,深化数字长三角“一地六县”协同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积极参与省际毗邻区域创新共同体、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等建设。
(三)强力推进美丽建设,加快打造高品质宜居环境
大抓城乡有机更新。调优发展格局,增强规划意识、设计意识,完善实施县级、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乡镇(街道、园区)控制性详规,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相协调。提优城镇品质,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工程,争创县城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加快雉城街道环西弄等5个地块有机更新,统筹抓好9个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画溪未来社区建设。加强美丽城镇长效管理,完成泗安镇“幸福品质新城”、“水口-龙山古韵岕谷”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画溪街道、水口乡通过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复评。建优和美乡村,实施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1个,垦造耕地1000亩。做好“两非”整治后半篇文章,完成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2.2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化开展“五美联创”,新建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5个,创成省级未来乡村4个以上、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市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2个。
大抓基础设施一体建设。推进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长兴段)、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完成“四好农村路”大中修110公里。加快建设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完成铁公水码头三期工程。推进城区道路拥堵治理,打通清风路断头段,开通治堵“求知专线”5条,完成城乡道路亮化提升50公里。加快实施苕溪清水入湖后续工程,环湖大堤后续工程主体完工。优化城乡供水体系,加大农村饮用水管网改造力度,提升安全保供水平。统筹推进500千伏长兴输变电、5G通信等设施建设,推动管道天然气进村入户。
大抓生态文明整体跃升。推动空气质量提升进位,巩固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成果,深化工业、涉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等重点污染源治理,实现重度污染天气全消除、中度污染天气基本消除。推动“五水共治”迭代升级,健全太湖蓝藻协同防控机制,加快“水韵湖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再夺“大禹鼎”银鼎。深化迭代河湖长制,开展河长制2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争创幸福河湖试点优秀县。推动“无废城市”提质加星,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农用地分类管理,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提升固危废处置利用能力。推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深化林长制,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示范工程,争创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推动美丽生态价值转化,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推进“两山合作社”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落地转化项目4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