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富美长兴”建设深化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方位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体系化实施“六创六比六看”行动,凝心聚力大抓发展,创新实干勇争一流,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富美长兴”精彩篇章,为全省推进“两个先行”,以及全市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淬炼忠诚信仰,树牢赶考信念;必须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优化营商环境来稳预期提信心,以工业、城市、乡村三个有机更新来优布局提品质,以项目双进、科技创新、绿色智造来促转型提质效;必须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人民过“好日子”,加快推动共同富裕深化破题,全力促进民生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打造更加暖心、更有温度的城市;必须坚定不移吃创新饭、打改革牌、走开放路,聚焦群众最迫切、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统筹抓好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打造倍增裂变整体新优势;必须坚定不移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保持“干就干得最好、做就做到极致”的拼劲干劲,踏踏实实干好每一天,兢兢业业办好每件事,全力逼近“标兵”、甩开“追兵”、超越“强兵”,努力交出“市保第一、省走前列、全国一流”的高分答卷。
重点要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强力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集群
打好项目双进双产提效战。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更好发挥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作用。在产业链招商上创新用力,紧扣新兴产业,锁定“高大上+链群配”,落实招商引资新体系新机制,强化“链长+链主”协同招商,严格执行“2456+节能减排”准入标准,全力招引“大而强”的链主项目、“小而精”的补链项目。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55个,力争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做实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强化以外引外、以民引外,新引进1亿美元以上制造业外资项目2个,实际使用外资3亿美元以上。在扩投资提效益上精准发力,突出项目全生命周期和“双六率”管理,开工建设拓普汽配、青岛国恩等项目,加快建设吉利纯电车型总成、皇冠新材料等项目,捷威动力、天能帅福得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各10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开工率达100%,制造业投资增长10%。在强化平台承载上提能蓄力,实施开发区综合实力五年倍增行动,全力打造省高能级战略平台。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制造产业园新能源产值破百亿。全方位保障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泗安区块建设,顾渚“画溪谷”招引高端科创文创项目5个以上。优化提升小微园。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向大平台集聚、向好项目倾斜。
打好稳企强企主动战。全力稳企业稳主体,深入开展“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落实落细“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等活动。扎实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集成供给,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源,推动省“8+4”、县“10条”等政策直达快享,减轻企业各类负担30亿元以上。全力“培象育牛”,新晋“双金”企业2家以上,“培象育牛”企业产值贡献率达35%以上。深化省首批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新增上市企业2家以上。培育壮大建筑业龙头企业。全力“壮腰”“强基”,实施中坚企业“壮腰工程”,培育腰部企业20家,新增省“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以上。开展小微企业强基行动,扶持培育技术密集型、产业链协作型、成长型小微企业。规上工业企业超千家,规上工业产值超2000亿元。
打好绿色智造争先战。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加快半导体及光电等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支持吉利“中国芯”计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的新智造体系,完成企业智能化诊断、数字化改造各50家以上,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家以上。强力推进节能降耗,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开展能耗双控三年攻坚行动,力争当年腾出能耗19.3万吨标煤以上。开展高耗能企业节能诊断服务,实施绿色制造技术改造重点示范项目20个以上。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绿色能源供给能力,积极推广新型储能,新增光伏发电50兆瓦。实现绿色工厂星级管理全覆盖、常态化,新增市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2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