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彰显潮城人文魅力。“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更在于文明传承、文化赓续。”我们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完善评比、晾晒、督查和全民参与常态创建机制,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坚持以文兴城、以文塑城,推动以“三大文化”为代表的海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社科研究作用,推进“海宁海塘·潮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举办金庸文化节系列活动。办好海宁-意大利文化周,提升徐志摩诗歌节国际影响力。积极争创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市,静安全民健身中心、射击馆新4号馆启用,实现“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村级全覆盖。
3.倾力打造交通强市。深化区域交通多网融合,加快铁路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海宁段实施,沪昆铁路海宁段提质改造工程项目力争开工,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杭海城际西延具备开工条件,协同推进嘉兴至海宁、海盐至海宁市域铁路规划研究。深化公路枢纽建设,加快沪杭高速海宁联络线、G104国道中环海宁段项目前期,推进G525国道海宁段改造工程、紫薇快速路建设,硖许快速路临平大道接线、望梅高架路南大街下匝道等工程开工。深化与宁波港、上海港合作,加快星光等规划作业区建设,京杭运河二通道通航,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万标箱。谋划承接嘉兴机场和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效应。
(五)聚焦强村富民,奋力展现乡村振兴秀美画卷
1.高效发展现代农业。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三年行动,建成绿色示范农田1万亩、高标准农田1.7万亩。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推进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推广稻渔综合种养1.4万亩,实现省级未来农场零突破。深化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光禾智谷项目建设,打造省农业科创园海宁园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办好世界花园大会、农业经济洽谈会等活动,完成农业招商10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2%以上。
2.协同共建美丽镇村。深入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推进长安、袁花等集镇有机更新,打造马桥城市新区等3个风貌区,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启动城镇单元详细规划修编,完成20个以上村庄规划编制,增强城乡发展协调性。一体推进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成镇级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美丽乡村典范片区1个,创成省级未来乡村2个,绿色秀美村占比达80%以上。突出乡村建设和乡村运营一体规划,推动村庄景区化、品牌化,进一步做强美丽经济。
3.持续推动农民富足。深入实施第八轮强村富民计划,启动长安镇市级飞地抱团项目,实现34个重点扶持村全覆盖,所有村经常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达170万元、100万元。深化“十万农民变股民”培育计划,全面推广“农民共富十法”,实施共富体项目30个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深化农村“三权”改革,加快“土地整治+连片流转+标准农地”建设,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数字化改革。
(六)聚焦绿色低碳,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县域标杆
1.在转型中加快绿色发展。实施生态文明社会行动计划,构建美丽海宁建设齐抓共管新格局,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坚持先立后破,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推进低碳镇村创建,争创省第三批低碳县市试点。全面实施“一五十百千万”能源项目,开展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县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尖山电网侧储能示范项目二期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200兆瓦以上。纵深推进企业绿色化改造,抓好腾退企业用能权确权,创建绿色低碳工厂10家以上,腾出用能10万吨标煤以上。
2.在治理中提升环境质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和治塑保卫战,做好新一轮央督、省督、长江经济带暗访迎检和整改销号“后半篇文章”。巩固“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成果,协同推进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推动PM2.5平均浓度稳步下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化“五水共治”,拓展“四级三色”管理,实施上塘河、盐官下河两条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攻坚,力争嘉兴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水占比100%,省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冲刺“大禹鼎”。完善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争创省级“无废城市”。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3.在建设中筑牢生态屏障。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抓好省跨乡镇全域整治试点,推进千亩方、万亩方建设,完成建设用地复垦立项2000亩、建设用地复垦验收2000亩、垦造耕地2000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开展幸福河湖试点县市建设,实施重点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河湖生态缓冲带7.5公里,完成省级美丽河湖创建2条。实施长水塘和泰山港水源生态湿地水质提标工程,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快海塘安澜百里钱塘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杭海新区污水厂异地新建工程开工,洛塘河圩区(城防二期)运行。
(七)聚焦安全发展,全力营造平安稳定社会环境
1.优化完善疫情防控。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转段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坚持“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加快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加大重点医疗物资供给,全面落实农村、养老机构以及老年人等防控措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用心用情落实保障工作。着力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公共卫生最安全县市”。
2.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争创省星级“平安金鼎”。深化基层治理联动工作站、“五无”村(社区)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实施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行动,推动现代社区“五张清单”落地落细,加快新居民服务管理机制变革重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行动,防范化解非法金融、企业欠薪等领域风险,争创信访工作现代化示范县市。全力做好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十大“无诈”系列创建,打赢反诈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