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更加突出底线思维、风险防控,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充分把握主城区、老城区易发多发的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将“严把安全生产关口、严防社会矛盾隐患、严守生态环境底线”贯穿于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应急、早处置,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

  2023年主要任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性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实际使用外资2.8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定标准以内。约束性指标是: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达到省市考核要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坚决防范重特大等各类事故发生。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抢抓经济恢复增长机遇,深化经济发展一体化统筹,助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

  强化优势产业支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实施软件信息、工业智能领域应用场景培育行动,启动车联网产业先导区二期建设,力争都市工业产值达265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500亿元。推动制造业企业“上云用数”,实现“智改数转”覆盖率达70%,培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示范企业10家。促进金融业特色发展,引进各类金融机构15家,实现消费金融贷款规模超30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2家、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15家。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园区强筋健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专项行动,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放大“夜享秦淮”品牌优势,推进秦淮有戏小剧场群、老城南博物馆群落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8%,旅游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赶超综合经济增长水平。释放数字产业联盟集聚效应,推动商贸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实施门东街区等智慧化改造。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把握消费复苏升级趋势,做大做强首店经济、夜间经济、体验经济,培育消费新动能。鼓励传统老字号品牌推出新国潮、新国货,招引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60家,举办首秀、首演、首赛、首展活动450场。着力打造消费新地标,推动新街口东南、西南象限环境品质提升,启动夫子庙景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金陵中环A座、越城天地、内秦淮河西五华里等商业载体,支持熙南里街区创建第二批“江苏省示范步行街”。引进培育头部企业,新增20家大宗商品经销商、连锁总店等规模企业,培育一批10亿、50亿级电子商务标杆企业。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力争新增5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和孵化基地,推动国际运输和分销服务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服务贸易规模增长6%,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先导区。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聚焦项目达效,加快至美科技广场、威新科技服务中心、门西数字生活街区等86个项目建设,确保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数字经济创新园等18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超278亿元。加快难点攻坚,突破规划、考古等各类制约因素,确保新华社地块完成挂牌,中航科技城、路子铺等项目复工建设,万锦汇项目实质启动。深化项目研究,全面清理处置零散、低效用地,深化高新区科创基地、西街城市记忆文旅街区等项目前期研究,储备一批优质产业项目。

  扎实推进招商引资。瞄准总部企业、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全年引进有质量项目100个以上,力争实现百亿级服务业项目落地,新增总部类企业超20家,实际利用内资超100亿元。加大境外招商力度,加强与香港贸发局南京办事处等机构合作,组建招商小分队分赴港澳、日韩、欧洲等地,落地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和区域总部1-2个。发挥驻区外资外贸龙头企业作用,推动以企引企,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提升外资项目质量。加快楼宇提档升级,探索集中管理运营模式,完成南京报业大厦等一批改造项目,新增亿元楼宇2个。

  二、在加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上塑造新优势

  加快完善创新生态,持续放大溢出效应,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深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共建一批创新联合体。联合南理工、省产研院等重点院校和科研平台,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路径,编制高校院所赋权成果清单,促成校企合作项目不少于40个,构建“需求牵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新生态综合体。聚焦高价值专利培育和重点产业专利导航,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5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2亿元。聚焦新研机构提质增效,建设高水平新研机构1-2家,实现研发投入增长10%。

  深耕“巷港湾园”融合发展。加速提升高新区创新质效,新增科技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引进车联网、物联网产业链企业100家以上,引进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加快推进青澜数字能源谷、航空发展大厦等项目建设,新增硅巷载体10万平方米,推动科创载体产业化、市场化运营。持续深化“创新湾区”建设,联合中航工业、中电科等行业龙头,力争取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立项1个,在航空航天、射频集成电路EDA等领域实现创新转化成果4项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