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7日)

  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坚持重点招商项目月调度推进机制,以实绩为导向强化考核奖惩,提升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加强专班招商、驻外招商,优化布局、充实力量,精耕细作重点区域。加强以商招商,用好招商引荐人政策,发挥商协会作用,构建招商联合体。聚焦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生态招商,建立龙头企业招商激励机制。加强基金招商,用好产业母基金,争取省产业基金更多参股淮南基金。加强标准化厂房招商,建成标准化厂房208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80家以上。紧抓央企战略性重组机遇,依托在淮央企深化与总部合作,吸引更多央企项目布局淮南。实施“凤还巢”计划,吸引更多淮南籍企业家回乡创业。支持本土企业“二次创业”,同等享受招商引资政策。全年引进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不少于200个、7个、3个。

  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化市领导包保推进重大项目,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周调度、重点项目一月双调度、“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投资“赛马”激励等机制,压实市直部门主管责任和县区园区主体责任。强化集中审批、跟踪保障、全程服务,推动前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产,加快形成更多投资量、实物量、价值量。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新开工240个、续建330个、竣工90个以上。强化工业项目建设攻坚,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5%以上、30%以上、20%以上。

  打好交通强市“组合拳”。开展交通建设大会战,加快提升淮南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区域能级。加快S16合周高速淮南段、S19淮桐高速淮南段建设,开工建设S63怀远至凤台高速、S10扬州至淮南高速。加快寿县至霍邱公路改扩建、毛集至颍上公路改扩建等13个国省干线、合肥新桥机场S1线寿县段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合淮市域铁路、合新六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力争谢家集通用机场开工。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加快江淮枢纽港、大通港口物流园、皖江物流综合码头等8个项目建设。编制铁路发展利用规划,盘活铁路专用线资源,推进接轨联网,充分发挥铁路资源优势。编制现代仓储物流基地规划,整合工矿用地、专业化仓储等资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壮大现代物流产业。

  (三)坚定不移推进科教兴市,在强化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合作上聚焦发力。

  加强教育强市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水平。加快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建设,推进八公山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坚持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持安理大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支持淮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打造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支持淮南联大、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办职业教育本科,打造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加快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桥校区、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项目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落实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和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引领行动,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和无研发中心“两清零”。充分发挥安理大科技创新优势,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煤基固废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统筹在淮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省企科技创新资源,提升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协同度、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度。加强与中科大合作,推动“鲲鹏计划”在淮实施。深化与合肥科学岛创新合作,推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设新能源先进制造中心,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大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12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0%。出台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意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

  加强人才强市建设。深入开展“淮聚万才”行动,推动全市人才提质扩量。深化人才交流合作,引育各类人才2万人以上,新培育“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以上。发挥高校人才工作站作用,推动毕业实习、就业见习与留淮就业无缝衔接,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淮就业。拓展淮南市“优才卡”服务功能,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推进技工强市建设,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加快工业强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坚持以我为主、主动融入,推进与合肥规划衔接、产业对接,加快合淮同城化发展。发挥新桥片区“桥头堡”作用,加快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建设,推动产业协作、公共服务、园区建设一体发展。支持市高新区、市经开区围绕合肥重点产业加强协作,等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吸引力。深化与闵行区结对合作,加快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科创孵化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共引、人才共育、效益共享。支持县区园区深化对口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借势发展。新签约上海来淮投资项目数、资金额均增长15%以上。加快建设中国(安徽)自贸区淮南联动创新区,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国际友城合作,积极开展双边交流。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增长15%以上、20%以上。

  (四)坚定不移推进城市更新,在增强集聚活力和提升功能品质上聚焦发力。高水平编制完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城市更新“十大工程”,以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大提升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突破。

  大力推进城市集聚发展。坚持城市南向发展不动摇,以山南新区为主战场实施城市开发,抓好片区城市设计及单元规划编制,推动谢家集区、大通区与山南新区毗邻区联动发展,推进项目大建设、功能大配套、品质大提升。开工建设春申里商业街、汤洼大坝公园、双创人才公寓、文化发展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市中医院新院、春分中学、芙蓉苑等项目,建成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高新区人民医院、香樟苑六期等项目,不断提升人口集聚度、城市宜居度、经济密集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39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