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发展现代服务业。持续优化升级城南商业综合体业态,发展壮大以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为龙头的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以及以江东颐养为代表的省级养老服务集聚区。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商贸企业6家。依托万达金街、采石古镇发展壮大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打造更多流量、更高层次的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养老、育幼、家政等新兴服务业,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外多元市场,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
(三)动能转化再加快,点燃经济增长“强引擎”
释放创新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区域科研资源优势,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增加值“双倍增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家,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长20%以上。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深化与长三角大院大所合作,新签约产学研项目5个以上。成立磁性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安工大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争创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加速推动青网科技孵化器、皖江工学院创客空间等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让雨山成为更多人才的心仪之选和创新沃土。
狠抓重大项目攻坚。认真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机制,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11个以上,当年计划投资不少于122亿元。完善项目全链条推进机制,推动南京迈拓等58个项目开工建设,宝武特冶等67个项目建设提速,南京泉峰汽车等36个项目竣工投产。强化亩均效益刚性约束,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多路径盘活利用闲置低效用地300亩,倒逼低效企业转型或退出12家。全面落实“标准地”改革2.0版。聚焦“两新一重”和短板领域,持续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撬动更多民间投资。
增强招商引资质效。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深化区领导领衔推进重大在谈项目制度,大力开展百亿集群、百亿项目“双百工程”。紧盯上海、深圳、南京、合肥等地标产业以及大型央企、实力民企、知名外企,深化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商协会招商和基金招商,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5个,力争引进总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达到14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1亿美元。
(四)改革赋能再强化,加速区域合作“一体化”
实施高效率对接融合。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宁马同城化为突破口,加快推动高质量一体化跨越式发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化与上海普陀区长征镇、南京建邺区等城区交流,在产业协同、生态共保、开放共赢和民生共享等领域加强对接合作。持续拓宽雨山经开区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天地软件园等共建模式,实现高质量的项目承接、产业合作和人才交流。全面梳理具有“小切口、大牵引”的对标事项,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建立完善“一小时通勤圈”“一卡通服务体系”,让群众享受更多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创建高能级园区平台。深入推进雨山经开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增强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大力提升园区贡献度,力争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占全区的90%,在省级开发区和市级产业集群考核中全面进位,加快跻身省级高新区行列。强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向山产业集聚区、三台产业集中区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谋划推动采石河以南片区“跨河发展”,力争在产业转移“园中园”“飞地园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优化高水平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持续优化“多链协同”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发展生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四新”经济。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计划,支持企业家恒心办恒业,实现总量质量“双升”,力争市场主体达到3.8万户。助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农商行主板上市。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用工等帮扶力度。强化顶格服务意识,当好金牌“店小二”,对企业做到“好时不扰、难时出手”。
(五)城区功能再完善,树立美丽宜居“新典范”
勾勒“多点支撑”城乡空间。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快推进采石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持续优化居住、产业、文化和形象品质“四大空间”。全程保障阳湖片区开发,将其打造成为站城一体、生态宜居的高品质未来社区。协同推进市委党校新校区、阳湖公园、烟墩山遗址公园等工程建设。坚持“留改拆”并举,改造完成老旧小区29个、棚户区715户,新建续建安置房项目8个,启动实施梅山路等道路建设近10条,在城市可持续更新中塑造城区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加强“智慧精致”城区管理。加快打造“数字城管”智慧平台,拓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更多场景应用,智能管理城区环境、政务服务、公共安全,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深入开展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四乱”等薄弱环节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打造雨山路、青莲路、翡翠风尚街等一批美丽街区、示范道路,小区等级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进小区行动,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有序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公共停车场、城市绿地等基础短板,用工匠精神、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打造“美美与共”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农村困难群众。坚持龙头引领、品牌打造、规模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支持采石矶食品创建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健全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保障粮食安全。高标准完成南庄村等3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接续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建成精品特色村4个,评选美丽庭院500户。强化项目驱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让“美丽乡村”拉动“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