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4日)

  新一届政府奋斗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奋斗“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重要五年,是金安厚积薄发、跨越赶超的关键五年。对此,我们要看到我区实现跨越赶超“天时已至”。“双循环”“双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都市圈、合六同城化等一系列升级版政策红利,为我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还要看到我区实现跨越赶超“地利已成”。发展平台日益成熟,产业基础更加夯实。G312快速化改造、合六南通道、合新六城际铁路、合六市域铁路、宣商高速、济祁高速、金安通用机场、六安港、G40扩建及六安东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金安合六经济走廊“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更要看到我区实现跨越赶超“人和已聚”。经过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等多次大战大考的锤炼洗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热情澎湃、政治生态持续优良,整体上想干事、能干事、也能干成事,这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底气。立足新起点,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进一步拉升标杆,既要跳出六安看金安,也要保持战略定力,办好金安自己的事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

  根据区五次党代会精神,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打造工业强区为使命,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契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改善民生,在奋力推进“一城、两区、三带、七星”[5]建设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打造经济强区、建设美丽金安”上取得更大进步,为全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力争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冲刺24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至8:40:52。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实现以上目标,我们要坚定不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体现“金安速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体现“金安温度”,在狠抓工作落实上体现“金安力度”,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开放发展,在构筑比较优势上走在前列。聚焦“东向发展”,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合六同城化发展机遇,全面激活区位优势,在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市场五个方面全面链上合肥、链上长三角,推动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更高标准建设六安新城。加快推进合六市域铁路、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以及合六氢走廊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打造合肥都市圈高端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积极推进合肥都市圈一码通域[6]合作,推动区域城市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深化与长三角城市互动交流,在与上海松江区结对合作中主动作为,加快建立融入长三角交流合作中心,大力发展“飞地”经济[7],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跨阶梯”转移,吸引高新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引导科技人才、高端人才、专业人才积极参与金安发展建设。确保稳居全市发展第一方阵,在全省A类县区考核中争先进位。

  (二)坚持创新发展,在推动产业转型上走在前列。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增效”工程,推动优质企业引育、龙头企业壮大、传统产业提升。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发挥土地容积率指标倒逼作用,实现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双提升。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农业“138+N”“6969”工程,做强做精金安脆桃、泉水稻虾、皖西白鹅、湾区蔬菜四个主打产业,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景区提质增效工程,提升“九十里山水画廊”旅游品牌影响力、美誉度。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游、休闲游、研学游、文化游,打造合肥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坚持协调发展,在统筹城乡融合上走在前列。推动“一城、两区、三带、七星”联动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主城区有机更新,有序拓展新城区外围组团,做强多点支撑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建设,补齐城市公共服务类设施短板,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科学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构建现代镇村体系。加快实施村庄布点规划,打造新型农村社区。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繁荣发展。

  (四)坚持绿色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上走在前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三线一单”[8]运用和自然保护地管护,统筹推进区域绿色发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流域水环境治理,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集中攻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积极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改革,深入落实田长制改革。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落实能耗“双控”制度[9],限制“两高”项目[10]盲目上马。

  (五)坚持共享发展,在促进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突出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扩容学前教育,提质义务教育,做强高中教育,均衡职业教育。强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建设,着力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新建区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计划。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示范养老服务全覆盖、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全覆盖。实施好新的生育政策,完善普惠托育托幼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把安全稳定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坚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251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