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7日)

  大力增强科技创新动能。以建设省级创新型县为抓手,实施科技创新“4111”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2 家。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大院大所在我县合作共建拥有核心技术、配置核心团队的独立研发机构等研发平台。力争建立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研发平台15个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36%以上。围绕主导产业,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力争申报实施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攻关等项目10项以上,着力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

  大力增强信息化赋能动力。加快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在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领域应用力度。落实“皖企登云”提质扩面工程,力争培育上云企业20家。大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行动,推进数字技术在现代医药、绿色新能源等产业中的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大力推进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抓住亩均税收、土地容积率等关键指标,倒逼一批亩均效益低的企业快速转型,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着力实施制造业五年倍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提升本地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全面落实“链长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推进四环科宝一期投产入规、二期开工建设,启动江淮国际医药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医药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聚提档升级。配合做好田营和肖口园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工作,积极延伸绿色新能源产业链条,推动锂电综合梯次利用产业园项目一期竣工、锂晟锂电材料项目尽快开工。推进马集发艺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深入实施发艺文化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提升行动。提质提效工业滤布产业产品质量,积极培育工业滤布产业行业小巨人、单打冠军。制定一企一策培育计划,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大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实施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模式改革,争取开发区早日获批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开发区调区、化工园区扩区、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积极学习借鉴自贸区先进经验,加快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阜阳联动创新区太和片区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导向作用。有序开展省级化学原料药基地创建,积极打造康复器具、高端医疗器械和中药制剂产业园。提升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加快产城融合,建设高水平医药及生命健康产业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大力推进临港经济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城关工业园、皮条孙工业聚集区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加快筛网产业园三期工程。加快税镇工业聚集区道路建设。

  围绕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积极融入阜阳市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不搞大拆大建,量力而行,擦亮城市“面子”、夯实城市“里子”,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城市建设发展成果。

  奋力提升城市品质。深入推进绿色社区创建、社区补短板行动。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城市口袋公园。充分利用本地树种,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为城市增颜值提气质。加大停车场、菜市场等便民服务场所建设,逐步满足群众需求。完成城东片区、经济开发区部分片区棚改年度任务。启动大新镇集镇老区及百货公司、化肥厂、食品厂家属院片区棚户区改造。深化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程度。

  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完成智慧管网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建设,加快排查、整改,疏通城市地下管网,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完成曙光路等道路改造,继续畅通城市微循环。有序启动河西党校新区、体育公园,以及河西路网、桥梁、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人民路颍河大桥改造。有序推进引江济淮地表水厂建设,让群众更快喝上“引调水”。力争开工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及中水利用工程。完成河西污水处理厂及回用工程、河西应急备用水厂建设。

  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注重抓细抓小,下足绣花功夫,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管理的温度。继续实施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合理划定公共区域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平台、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全面应用。

  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动农业强县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县乡村组”四级网格职责,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切实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水电路气网向村覆盖、往户延伸。高质量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到村项目,最大化发挥带动效益,不断补齐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短板。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稳粮食生产大县的责任,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科技强农,加快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深化与省农科院皖北研究院、中科太和试验站对接合作,高标准建设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园区。推进数字赋农行动,建设数字农业工厂2个。推进机械强农,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9%。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全面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加快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到170亿元。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产业链,积极搭建沪苏浙产业转移承接平台,争创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2家、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4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23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