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九届人大五次
会议材料(十八)
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7日在大余县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曾志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大余拼搏奋进的一年。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推动大余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面对充满挑战的严峻经济形势,我们承压奋进、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经济答卷”。经济运行稳中承压、逐季好转,部分指标快于同期、好于预期、高于全市,总体呈现“前低、中进、后稳”态势。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1.6亿元,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左右,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5.2%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31.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左右。大余连续两年夺得全市项目大会战流动现场会评比同类县第一名,连续三年荣获全市工业倍增升级先进单位、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县,工业园区连续两年获评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有色金属新材料(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集群跻身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迈出了大抓工业、大兴经济的坚定步伐,彰显了小县也有大作为的奋斗决心!
——这一年,面对千帆竞发的改革创新浪潮,我们奋楫争先、一往无前,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发展答卷”。高质量完成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1]工作,大余被列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现场核查“免检”地区。再生水配置试点工作争取水利部水利发展资金4604万元,系全省试点县唯一。新能源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投入使用,高比重钨合金热处理技术、纳米稀土氧化物制备技术等科技成果在大余签约转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绩效评价位列全国第8、全省第1,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部委点名肯定。赣州南支线大余1#阀室开口通气,大余成为全市首个拥有2个管道气源点的县级行政区。与深圳市大鹏新区建立结对合作关系,为全市仅有的10个县(市、区)之一,开创“老区+特区”合作发展新局面。大余正日益成为特色鲜明、独具优势的发展热土!
——这一年,面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枝叶关情、暖心惠民,交出了一份可感可及的“民生答卷”。超八成财力用于民生支出,新增“七个位”1万余个,10件重点民生实事件件落实。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县“摘帽”退出。大余中学新校区、大余县中医院揭牌启用,全县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34家“5+2就业之家”、323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全面建成,城市日间照料中心、乡镇级农村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全覆盖。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在庾岭大地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群策群力稳增长,经济大盘企稳回升。抢抓落实国家、省、市一揽子存量、增量政策,研究制定“4312”行动计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房地产调控新政“18条”、“千企万户大走访”等务实举措,有力巩固和增强了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25个省大中型、192个“八大行动”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争取国家、省级政策8个,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规模投资等项目30个,全年累计争取上级资金33.6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6700万元,成功举办“南安腊味 余味无穷”、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等系列展销活动,春笋节、黄元米果节等特色传统文旅节庆精彩纷呈,“五洲客家音·梅关古道情”文化学术交流会、越野e族森林英雄会、森勇毅径马拉松越野赛等大型活动助力大余“实力霸屏、火爆出圈”,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75亿元。各类市场主体稳步增长,对外贸易稳中提质,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实现新突破。
(二)聚势赋能强链条,产业升级步履铿锵。新型工业化大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破百,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规上企业营收超160亿元,占规上企业营收90%以上。“超细粉体-中试基地-MIM喂料-超硬、微波、软磁材料-航空涂料、储能材料、微电子控制设备”特色产业链初具规模。大余工业园综合能源集中供热项目建成投产。丫山钨业、江西云锂获评全市工业倍增升级飞马奖企业,悦安新材获评“市长质量奖”。积极承接大湾区数字产业转移,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完成81家制造业规上企业数字化诊断评价,43家企业实现提档升级,企业数字化改造率排名全市前列。科创赋能更加有力,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钨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麻鸭产业研究院揭牌运行,累计搭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0家。20家企业获评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9家企业获评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企业29名市外工程领域技术人才成为我县“周末工程师”。悦安新材羰基事业部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悦安新材、钨产业技术研究院入选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三)改革开放求突破,动力活力持续迸发。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95%,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37件,61项“市县同权”改革事项办理满意率均为100%,分级分类审批管理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兑现72家企业惠企政策资金2300余万元,支持企业获得“五通”贷款5.7亿元。重点改革成效突出,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县乡OTN环网建设及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高清、双向网络覆盖改造全面完成。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左拔镇大江村下坝集体建设用地成功在省级平台实现首宗交易。企业维权服务新模式、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首例小额工程、驻外退役军人服务站等改革经验在国家、省级平台刊发。开放合作量质齐升,新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34.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与深圳四区[2]达成合作协议,99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四)统筹协调促融合,城乡面貌加速蝶变。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荣誉品牌不断擦亮。新建城市绿地3.5公顷,荣兴路、南潭里路、南燕路、章源路、新城路等一批城市道路竣工通行。东升物流产业园基本建成,“客货邮”在全县推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5%。建成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获评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先行县、省部共建“县级先行标杆”。全面完成21.07万亩粮食生产和1.35万亩冬种油菜生产任务。农业生产“大托管”助推粮食大丰收,优质稻早稻最高亩产湿谷达1844斤。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南安腊味、大余麻鸭、大余烫皮、金边瑞香”四大农业品牌营收达4.2亿元,“赣南早虾双季稻”综合种养面积达1.08万亩、营收近亿元。多味花生、奥野板鸭等多家企业入驻黑珍珠、山姆、盒马鲜生、华润Ole'等大型商超,累计销售超亿元。全面完成105个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销号。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治理成效获民进中央特邀专家现场肯定。县域PM2.5年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下降10%,空气优良率99.7%,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连年保持100%。
(五)用心用情惠民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稳定消除返贫风险410户1582人,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优秀”等次,连续三年获评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A级”等次。大余入选首批全省科学教育试验区,县职业中专获评全省A档中职学校。县总医院开启“一院三区十一分院”新格局,大余获评全市卫生应急医疗救援先进县、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先进县。建成“一老一小幸福院”5个、城市老年助餐点5个,新增普惠托位390个、普惠托位占比提高至82%。出台三孩生育政策,兑现奖励114.4万元。《选对健康》《“骑”逢对手》《采茶花开》《梅岭 梅岭》等综艺影视和文艺精品深受群众喜爱。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馆,大余作为唯一一个县级馆代表在全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作主旨发言,红色文化品牌更有张力。大余籍运动员5人次在国家级以上比赛取得名次,大余姑娘邓雪梅勇夺巴黎残奥会举重项目银牌。县职业教育公共培训基地项目荣获“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观摩工地”,大余获评全省消防工作优秀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森林防灭火“平安春季行动”先进单位。黄龙镇、池江镇民政服务站获评省级“六化”示范站。“余快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高效运行,一批陈年信访积案有力化解,公众安全感保持省市“第一方阵”。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持续加强,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更为突出,工会、团委、妇联、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外侨、统计、审计、人防、科协、气象、水文、老龄、慈善、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年来,我们坚持政治领航风向标,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严的要求和实的作风贯穿政府工作全程。认真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县本级“督检考”事项调减15.6%。大余获评全面依法治市考核“优秀”等次,先后在省、市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财政管理工作获市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奖励。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7件、政协提案81件,办理满意率均达100%。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相关做法在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专题刊播。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深入抓好巡视巡察发现涉及政府职能方面问题整改,项目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县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和县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更得益于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团结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大余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发展过程中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部分指标不及预期,市场信心仍需提振,实体经济承压明显,部分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有待巩固;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部分产业链短、竞争力不强,增长极还不够多;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民生事业仍有短板,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作风能力建设仍需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最大努力换取最优成效,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