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东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10周年,也是东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部署要求,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和“三比一看”竞赛,深入实施“1663”强县富民工程,不断巩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态势,较好完成县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1亿元、增长4.0%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5亿元、增长4.2%;规模工业总产值23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0.7亿元、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增长6.0%;外贸进出口12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703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6亿元、增长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亿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16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77元、增长7.5%。

  回顾2024年,是值得东山历史铭记、东山人民感念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感恩关怀、砥砺前行,迎来了一轮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福建、亲临东山,深入考察关帝文化产业园、谷文昌纪念馆、澳角村,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红色基因、抓好乡村振兴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饱含着对东山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东山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县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第一时间梳理56个重大事项,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省委省政府拟研究出台文件,支持我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海岛,东山发展迈入了全新历史阶段、开启了全新历史篇章。这一年,我们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干成了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成功承办全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乡村振兴、海洋经济热度综合指数排名分别居全省第2、第4。城垵作业区水域扩大开放获国务院同意批复,成功创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让东山更好融通两岸、服务全国、链接全球。漳汕高铁东山跨海特大桥首开段动工,东山迈进高铁时代更近一步。在全省率先编制县级《海域使用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新能源产业规划》,海洋经济、新能源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全面吹响乌礁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号角,清退海域超规划养殖8200亩以上、拆除违建养殖场72个,沙滩生态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这一年,我们奋发作为、实干争先,收获了一波鼓舞人心的荣誉成果。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县进入公示准备阶段,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总评冲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过省级评审。连续两年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获评全省文旅经济工作正向激励县。

  一年来,具体取得六个方面成效:

  (一)坚持项目引领,经济发展步伐更坚实。项目建设提速提效。121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110亿元,新开工重点项目61个、建成或部分建成48个。围绕“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争取6个国债项目资金2.72亿元、13个专项债项目资金5.72亿元,累计向上争取各类资金26.8亿元。招商引资见行见效。编制海洋食品、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康养等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举办产业链招商大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香港文旅经济推介会、北京“海上福地 东山好鲜”等系列活动,新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超47亿元。要素保障有力有效。完成土地报批1737亩、用海用林审批1.5万亩,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及低效用地超千亩。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24家企业获得授信金额35亿元;与邮储、农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信贷额度达150亿元。完善园区“3+2+1”生活配套体系,建成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56.2万平方米。

  (二)坚持做强实体,产业向新步伐更稳健。主导产业集聚成势。新材料新能源、海洋食品加工产值分别超70亿元、140亿元,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13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太阳海缆、腾新食品列入全省工业龙头培育企业,获评全市“亩均论英雄”标杆企业13家、数量全市第2。旗滨玻璃新增投产2条节能玻璃生产线;一道新能源入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获中国节能协会“零碳工厂”认证。全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海上光伏电站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挂牌成立海峡两岸(东山)预制菜集散基地,全县预制菜企业达30家、产值超50亿元。现代农业提档增效。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推广优新品种8个。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亩,补充耕地97亩,恢复耕地487亩,粮食生产面积2.2万亩、粮食产量0.99万吨,成功试种海水稻,成立全省首家芦笋文化馆。水产品总产量超49万吨,新认定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家,制定全国首个《杂交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文旅融合出圈出彩。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20亿元。成功举办第三十三届关帝文化旅游节、首届东山岛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宁泉·福建东山岛泳渡挑战赛暨铁人三项赛等重大文体旅活动。东山关帝信俗入选第一批省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彩蝶湾景区入选福建省四钻级智慧景区,打造“谢谢里”“天涯澳角”“东山湾红树林”等网红打卡点。铜陵镇入选“美丽中国·深呼吸乡镇”,金沙大酒店获评四星级旅游饭店,出台民宿、短租房、沙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上线运营“安澜海上游”服务平台。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13场、拉动消费超3000万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34亿元、增长12.7%。

  (三)坚持生态宜居,城乡融合步伐更坚定。城乡设施持续完善。实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21个、完成投资2亿元。8个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新建改建城乡道路14公里,生态环岛公路乌礁湾段、西埔湾段正式通车,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00个,建成“口袋公园”7个。编制完成东山县《水网建设规划》,新建改造雨污管网17公里,清淤、修复城区易涝点排水管道27公里,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城乡污水一张网收集处理”。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澳角村庄规划获评省级优秀案例。率先在省市完成村庄分类工作,新增5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南埔村入选全省美丽休闲乡村,冬古村、岐下村获评全省“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埔头村获评省级森林村庄。生态质量持续向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8.4%,诏安湾(东山海域)水质提升至二类,全面消除劣四类。完成298个入海排污口整治、7处黑臭水体和1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养殖网箱去泡沫化近5000口、筏式养殖改造近3万亩,完成东山珊瑚资源本底调查。20件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办结销号19件,阶段性办结1件,办结率居全市前列。

  (四)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开放步伐更有力。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实施16件重点深化提升和改革事项,全国首创“植草复栖+碳汇认购”替代性生态修复模式,我县践行“两山”理念打造海洋生态品牌经验做法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推广,蓝碳司法经验写入《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三峡升压站项目“四证两书”联发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东山打造共同富裕先进示范县的城乡融合创新实践》位居全省改革创新项目评比第4,全省首创“交海即交证”“台胞定居”“大学生公积金办理”等事项,全市首推“渔业船舶登记一件事”、颁发首本烈士纪念设施产权证。东山投资集团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对外开放水平得到新提升。中菲“两国双园”东山片区建设有序推进,“三合一”指定监管场地获海关总署批复设立。全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4万标箱,城垵作业区2号泊位临时开放再次获批,累计靠泊外轮7艘次、外贸货运吞吐量22.5万吨,节约企业成本超1亿元。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额超4000万元。对台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国首个闽台家书展览馆建成开馆。开通“东山-澎湖-台湾本岛”货运航线,“东山55”轮船成为全市唯一获准直航台湾本岛的货轮。成立首家对台宗亲贸易公司,对台小额贸易突破1.1亿元、增长79.5%。

  (五)坚持共建共享,民生改善步伐更务实。社会事业全面提升。2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9亿元,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超八成。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新增学位800个,一中附属幼儿园基本建成,文昌小学教学楼投用,东山岛职专迁建加快推进,东山一中晋升省一级达标高中,文昌小学获评国家“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教育基金会通过3A等级评估,教育基金池认捐额度达4500万元。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医院与省肿瘤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共建医联体,扩建(一期)项目基本完工;县中医院通过二甲医院验收,康复养生楼竣工;新增5个“军”字号名医工作室、5个省市级重点专科。社会保障提质扩面。新增城镇就业650人,发放各类稳就业促就业奖补资金739.6万元、惠及企业582家(次)。发放无力参保老年生活保障金3981万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月提高至190元、惠及群众3.65万人。6个新农房小区交付使用、惠及村民178户。新建农村幸福院4家、幸福食堂3家,农村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100%。建成村级公益性生命公园22个。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率先在全市实现县镇两级综治中心2.0版迭代升级,16件国家信访集中督办件全部化解。成功承办全省大型征兵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征兵工作“五率”排名全省第1。推动全县乡镇船舶全部纳管,实现数字化、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查整治重大隐患48处,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50%。

  (六)坚持实干争效,政府建设步伐更笃定。行政效能不断优化。市对县2023年度绩效考评居全市第2。深化“一网好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近七成窗口受理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一趟不用跑”行政许可事项682项、占比超75%。实施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套餐15项,企业项目申报材料平均减少50%、办理时限平均缩减60%。法治建设不断深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1件、政协委员提案9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100%。开展重点领域18个项目审计监督,增收节支3925万元,盘活和促进资金拨付到位9.1亿元。全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正风肃纪不断强化。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反腐,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党纪政务处分143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动真碰硬开展干部作风“五不”问题和“股长做派”“科长天大”突出问题整治,查处“四风”问题5起7人。深化落实“四定一督”工作机制,累计带动村财增收7248.36万元。

  与此同时,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民族宗教、档案管理、社会科学、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红十字会、外事侨务、台港澳事务、食品安全等工作也取得新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人民精诚团结、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东山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条条部门和驻岛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关心支持东山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东山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偏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主导产业链仍需补强建强,重大生产性项目储备不足;城乡配套仍需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生态环境治理仍需加强;少数干部在专业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矛盾,切实加以解决,不负全县人民的重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222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