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在开化县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开化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利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省“3+10”重大工作和市“10+2”重点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断强化“三种工作理念”,统筹推进“两年活动”,大力开展“六争攻坚”,只争朝夕、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交出了稳进提质、争先创优的高分报表。
我们聚焦聚力“小县大战略”,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创新强县”战略不动摇,锚定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目标,“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亮相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践经验亮相自然资源部UP论坛。“365共富协作区”入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为共同富裕先行实践增创了新优势。我们聚焦聚力“小县大跨越”,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8%、突破200亿元大关,时隔两年再夺“流动红旗”。行政资源顺利整合。朝阳片区征收圆满收官、腾出3400亩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我们聚焦聚力“小县大创新”,系统谋划了“618”现代产业体系和“十大平台”,高标推进“土特产富”、“五链”融合、低空经济、全域旅游,与阿里巴巴、省自然资源集团等一批高能级主体战略合作,县领导挂联高校国企获评全省人才工作最佳案例,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产业促转型,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品质农业向特提能。开化龙顶、开化清水鱼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三茶融合”创新园开工建设,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茶叶、清水鱼、中药材三大产业总产值突破38亿元。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产品销售额超4亿元。完成“非农化”“非粮化”整治942.3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650亩。生态工业向优提质。合成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化工园区顺利通过较低安全风险评估。招引产业链项目10个,制造业投资增长36.7%、全市第1;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速全省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全市第2,三季度“五链”融合获五星评价。无中生有谋划低空经济,举办低空经济发展大会,首条低空旅游路线正式开航。现代服务业向新提档。高质量举办长三角国民休闲旅游季、根艺文化周活动,根宫佛国景区游客突破百万人次,全域旅游人次增长17.7%。央视“三餐四季”走进开化。创成首家金3A级景区村。“钱江源头·寻迹开化”入选全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芹江大明星”获评浙江十佳文艺赋美案例,开化纸复兴项目列入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阿里巴巴公益数字人才基地建成运行,城市阳台入选省级特色商业街区试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全市第1。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新增入库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26家、创5年新高。
(二)抓项目促投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建设接续加力。创新“四新”项目闭环推进机制,8个省“千项万亿”工程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149个县重点项目开复工率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杭淳开高速、205国道华埠至长风段改建工程获工可批复。建行档案数据中心等6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开化水库大坝主体完工,综合体育中心主体即将结顶。合成材料搬迁、绿色建材产业园等19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项目招引攻坚有力。健全“15421”招商工作体系,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迭代招商“一本通”,出台中介人招商奖励办法,探索零地招商模式,盘活存量标准厂房10.8万平方米。材华科技、亚格新安等一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5亿元。要素争取不遗余力。抢抓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举办专场项目谋划擂台赛,储备重大项目208个、总投资超1400亿元。争取“两重”“两新”等政策性资金7.3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获额外补助966万元。国发公司、两山集团分获AA+、AA评级,成功组建20亿元产业基金,发行20亿元公司债券。企业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1%和8.7%。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607亩,争取计划指标1277亩。
(三)抓城乡促融合,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获批实施。完成自然村整村搬迁13个、集聚4540人,引进市外员工1259人。完成上茨片区征收,安置小区一期形象进度超40%。创新开展存量商品房“以旧换新”。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115.9%、全市第1。改造老旧小区22个,加装电梯20部。首次承办新型城镇化全市现场会。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估。和美乡村更加彰显。入选全省农村“三大行动”试点,创成首家“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和美乡村覆盖率超40%。争获全国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集体林权流转率达60.5%。新增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2宗。“两有”共富中心建成运行,“两山培训学校”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上安共富模式”入选全省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下淤水岸经济获评全省乡村经营“十大业态”。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生态文明持续领跑。设立全省首家生态融治中心,组建国家公园服务中心,ESG政企协作先行示范。中央环保督察实现“无负面典型案例”“无个性问题”。创成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县。马金溪获评全省“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下淤村完成全国首单VEP核算交易。暗夜公园入选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连续2年列入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和修复工程典型案例、全国唯一。获得绿色奖补资金4.39亿元、历史新高。美丽浙江考核“七连优”。
(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动能加速释放。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组建市硅基新材料绿色智造创新联合体。华康股份获批省重点实验室、全市唯一。七一电器入选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4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59%、全市第1。列入全省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县,完成首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与省人才集团合作成立县人才集团、山区海岛县首家,招引青年博士9人、大学生3112人。营商环境显著提升。迭代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退役军人就业、龙顶振兴等“一类事”保障体系,打造“三分钟·我必到”高效协同服务品牌,涉企问题解决率、满意率分别达99.7%和99.5%。“嵌入式驿站+兜底”服务等2个案例获评全省“企呼我应”服务典型。泰康药业、佳源快乐完成重组。凌云集团成为全市首家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开放合作不断深化。“365共富协作区”绿茶金三角组委会、低空经济、就业联盟等共建平台落地。阿里巴巴数字赋能山区共富经验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深化新一轮山海协作,扩大与越城区、上城区、桐乡市镇街合作。七一电器签订全县首个德资项目合作协议,全县实际利用外资首破千万美元。
(五)抓民生促共富,发展成果更加有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评估。开化中学80周年校庆成功举办,高考再创佳绩。钱学森学校挂牌启用。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数跻身A等。成功争取省农村地区健康素养提升干预试点项目。探索产权养老公寓试点,五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主体全面完工。顺利完成58项省市县民生实事。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创新就业创富体模式,打造共富工坊33家,建成零工市场3家,新增就业7502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9%和7.4%。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1145元和1489元,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1.1%。入选高等教育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试点,发放助学贷款1157万元。建成安置房433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90套。基层残疾人之家全覆盖。建成全省首家县级荣军优抚医院。平安基础更加稳固。成功抵御全省最大第四轮强降雨,实现“零伤亡、零失踪”。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治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25%。妥善处置速卡、天汇环保、艾肯拓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连续6年创成省级“无信访积案县”。电信诈骗案件数下降31.6%。平安建设实现“十九连冠”。
一年来,我们致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力抓好省委巡视、经责审问题整改,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基层减负。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政府常务会学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377件代表建议、委员提案按时办结,满意率100%。地方政府公共信用指数全市第1。坚持过“紧日子”,严控政府投资项目成本,全年一般性支出压减10%。
过去一年,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对口支援合作等工作有力推进,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侨务、科协、史志档案、开放大学、社科、气象、新闻传媒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妇女儿童、红十字、青少年、工会、慈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群策群力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风雨同舟、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领域的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开部队、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开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照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少数指标和工作完成情况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增长动能积蓄不够,新质生产力培育速度不快;主导产业能级不高,消费新业态供给不足,民间投资信心尚不稳固;创新活力不够充沛,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吸引力亟待提升;财政国企稳运行压力较大,土地、资金、能耗等“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教育、医疗、养老等工作与群众期盼仍有不少差距;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观念视野、专业能力、担当精神、服务意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够匹配。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