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23日在衢州市柯城区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胡益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落细落实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和市委“当先锋、走前列”工作要求,全力稳增长提质效、打基础利长远、除风险保平安,较好完成了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亿元,较上年增加35亿元;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小柯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4%和5.5%。成为全省首批山区海岛调出县,跻身全省工业大县行列。荣获全省首批“安全发展鼎”。成功夺取“平安金鼎”。连续两年捧回“浙江制造天工鼎”“神农鼎”。促消费、“凤凰行动”2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一年来,我们聚焦蓄势聚能,有效投资持续扩大。重大项目推进有力。坚持“周调度、月晾晒、季比拼”,抓紧抓实重点项目要素、审批、建设全过程清单管理,区本级项目投资连续12个月保持20%以上增长。抽水蓄能电站、甬金衢上石室互通等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航埠新城初中、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建成投用。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1个。新增省重大产业项目1个、“千项万亿”工程项目8个。“双招双引”持续发力。坚持高能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一体引育,完善招商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发挥平台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作用,全面完成“5020”招引任务,区本级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泓芯二期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成功落地“南孔精英”创业人才项目15个,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青年博士15人。要素保障精准给力。区本级完成项目供地49宗、1481.7亩,获批项目用林3648.4亩。寺桥水库灌区、茗坑口水库扩容引水工程等5个项目用地均由国家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982亩。“五未”土地处置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消化历年批而未供土地1228.8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53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76.3亩。区本级项目成功获批专项债和一般债19.1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0.5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2.1亿元、增发国债5.4亿元。
一年来,我们聚焦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蹄疾步稳。生态工业向高攀登。航埠生态工业园区光电产业主导地位初显,东巨康、元森等企业稳步发展,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连续2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台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振启光电产业园、元森智能产业园等完成建设,凤凰山产业园加快推进,新增标准厂房34万平方米、企业人才公寓1757套。数实融合加快推动,新增智能工厂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4个,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连续六年位列全市第一。与智造新城协同打造更高水平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核心区,先导微电子、创柔显示、巨圣氟化学等一批支撑性项目开工建设,鹏辉能源、瑞泰新材料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上市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14家。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数字农业科创园(一期)、信安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建成投运。明辉科技、衢陈皮等农业总部项目开工建设。新增柑橘精品园1200亩、蔬菜种植7300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6766亩,完成抛荒地整治2500亩,新增“多田套合”面积1.6万亩。成功举办全省农业农村领域“两重”“两新”建设暨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城市经济发展“十大行动”,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超110家。顺丰物流基地开园运营,包裹吞吐量突破2100万件。数字贸易科技园主体结顶,数字经济中心完工。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争取上级资金8737万元,惠及居民5万余户。南湖恒太城、鹿鸣银泰、“长三角第一辣街”投入运营。全力推动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外贸出口额增长24.7%,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一档。大力发展“村播”经济,村播大楼入驻企业68家、新农人主播138人,实现营收20.9亿元。文体旅产业加快发展。射击射箭中心、孟高寮康养基地破土动工,灵鹫圣境二期、四省边际青少年赛训基地等加快建设。灵鹫山旅游度假区获评全省生态文化基地。圆满举办“衢州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全国田径锦标赛、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总决赛)、灵鹫山古道越野赛等重量级品牌赛事,全年吸引参赛运动员、游客超100万人次,过夜游客数增长34.3%。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一年来,我们聚焦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提供11类176项增值服务事项,上架惠企政策273条,惠及主体3910个,累计兑现惠企资金3.7亿元,“免申即享”和“即申即享”率达80%。高效运行“企呼我应”平台,调处各类问题278个,满意率达99.6%。“构建问题处置‘双闭环’模式推动解决企业用地难题”做法全省推广。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简案快办”“亮码检查”高效落地。科创动能更加强劲。大力推动创新资源不断集聚,R&D经费占GDP比重达3.01% ,较上年提高0.29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0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完成技术攻关22项,8项成果获评省科学技术奖。揭牌成立全国首个鲟鱼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蔬果科技小院荣获“国家级科技小院”。国企改革走深走实。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动国资国企做大做强,区属国企资产总额达568亿元、增长15.3%。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新增融资授信90.8亿元、放款89.4亿元,南部片区产业振兴、绿色共富等一批项目获得政策性银行支持。持续拓展新业务,培育供应链金融、人力资源等新业态。国资体系全年营业收入达26.3亿元、增长69.3%。柯盛控股获批2A+信用评级。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打好强村富民改革组合拳,新增盘活闲置农房753宗,农村承包地流转率达72.3%。年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村占比达100%,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39.7%。顺利推进全国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整县试点,完成44个村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惠及农户1万余户。完成白云街道回龙村、信安街道东门村等19个村“村改居”工作。
一年来,我们聚焦城乡融合,美丽柯城再续新篇。城市建设更有品质。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城北电信东、宫宝地块主体结顶。昌苑、落马桥2个安置小区竣工交付,钱江大道、蝴蝶路等城市道路完成改造提升。持续提升主城风貌,兴华等4个未来社区通过省级验收,府山街道入选省级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南孔古城内涝治理全面完工,更新扩容排水管网70公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面铺开,292个小区实现定点减桶全覆盖。和美乡村更富成效。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荆溪村等5个未来乡村通过省级验收,余东村获评省金3A景区村庄。完成13个自然村整村搬迁。“山水武侠”和“诗画南孔”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精彩亮相。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完成“四好农村路”改造提升53.8公里。新建农村污水管网22公里,改造污水处理终端40个,航埠、石梁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获批山海协作奖补资金2445万元,13个援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积极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6项反馈问题按时序推进整改,26件交办信访件完成销号。健全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焚烧管控体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五化”离田利用率达32%。市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5.2%,改善幅度全省前列。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再夺五水共治“大禹鼎”银鼎。
一年来,我们聚焦民生优享,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省、市、区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公共服务加快提升。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全省首批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撤并整合小规模学校2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8所,新增学位2520个。柯城技工学校开门办学。医疗服务稳步提升,区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面启用。区人民医院获批国家级“创伤中心”。“一老一小”保障有力,航埠敬老院、石梁敬老院、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改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新增婴幼儿照护托位296个。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加大兜底保障力度,累计发放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资金1亿元。工伤保险联网结算和城乡居保集体补助试点实现“零的突破”。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8873人,帮扶重点群体就业5201人。“零工市场服务规范标准研制”入选省级试点。平安建设稳步推进。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加强消防、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0%、25%,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40.7%。深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重点乡镇专职消防队实现全覆盖。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电诈发案、案损分别下降25.3%、35.3%。开展信访化解“百日攻坚”行动,信访总量下降31%。
同时,国防教育、双拥、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咨询委、人防、外事侨务、档案、对台、保密、统计、审计等工作成效明显,工青妇、老龄、关心下一代、科协、文联、社科联、工商联、残疾人、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持续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制度,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96件、政协提案14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办理“12345”工单2.9万件。强化“府院”联动,推动行政争议高效实质化解,行政诉讼败诉率实现四连降。深化勤廉政府建设,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下降19.8%。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承压奋进,在直面困境中逆势前行,获得了沉甸甸的收获。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柯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关心和支持柯城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柯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牢固,部分指标增长乏力;主导产业抵御经济波动的韧性还不够强,产业科技创新水平还有待提升;大项目支撑还不够有力,招引难、落地慢等问题依然存在;“三保”压力持续加大,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安全稳定形势依然复杂多变,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还有不少风险隐患;个别部门和少数干部争先意识不强,担当精神欠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