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5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区委五届九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突出以港兴业、强产兴城、产城联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海洋富区、工业强区、物流活区、新城旺区”战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财政总收入增长4.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农业总产值增长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扩大投资为牵引,在增强高质量发展势能上打头阵
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坚持“以优质项目论英雄”,超前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78个、年度计划投资219亿元,力争项目数、投资额走在全市前列。着眼落地率、开工率、投产率,把最稀缺的资源配置给最优质的项目,力推平海湾海上风电场DE区等57个项目尽快开工,鲍鱼科技产业园等40个项目尽快竣工,永荣PA66等31个项目加快建设,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抢抓“两重”“两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加大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上“大盘子”。统筹推进用地用海用林、环评审批、资金落实等前期工作,确保重大项目按时落地实施。
打好招商引资“主动战”。坚持“招”“引”双轨并进,聚焦招大引强,积极对接中国500强、细分领域龙头和优质外资企业,力争更多领军企业在秀屿投资布局,全年招引落地30亿元以上项目超6个、亿元以上项目超17个,总投资额突破210亿元。健全招商机制,对标市委、市政府,探索成立“政府+国企+商会”招商队伍,优化“管委会+平台”“飞地+基金”等招商模式,完善以招商量化指标为核心的全周期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持续落实重大签约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创新招商体系,立足“3431”产业布局,深度挖掘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旗帜鲜明支持企业上项目、扩投资,用政企的“双向奔赴”,换取项目的“接二连三”。
打好专业园区“升级战”。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化“一园一特色”,进一步明确“一区六园”产业发展定位,加速优质资源汇聚,聚力打造标准化特色园区。优化园区管理,提质“管委会+服务专班”模式,健全园区项目评估和准入退出机制,试行“多评合一”“四即”改革,让企业轻装上阵。突出效益为先,坚持“亩均论英雄”,完善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利用政策措施,加码推进“三名四换”工程,全力加快“五小微园区”建成达产,力争处置低效用地400亩以上,盘活闲置厂房10000㎡以上;加力推动园区转型升级,以木材加工区为试点、工艺美术产业为基本盘,打造融合新材料、高端装备、物流、商贸服务业等产业的东峤片区综合性园区,让“寸土”再“生金”。补齐配套短板,深化园区基础提升行动,持续引入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园区环保、数字、能源、水电等基础设施,力推石门澳化工园区通过应急管理部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复核。
(二)以强链补链为抓手,在构建高水平产业体系上挑大梁
激活科技创新“源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谋划落地“人工智能+”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实施创新主体孵化行动,支持永荣、华峰、三棵树等链主企业、骨干型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普惠支持,新增“个转企”50家、“小升规”20家,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优化“揭榜挂帅”“赛马”制度,落地2个以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龙头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筹建绿色循环再生纤维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绿纺智造科技创新实验室,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5%以上。实施创新人才培育行动,完善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切实解决好人才关心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在秀屿这片投资创业热土上尽享礼遇、尽展才华。
打造主导产业“强引擎”。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再造新优势,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开工三棵树一期二阶段、己内酰胺制己二胺等项目,投产赛纤再生功能性纤维生产线、CPL二期扩建等项目,提速华峰循环绿色产业园等项目,助力永荣争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助推规模产值增长15%以上。海洋经济产业,聚焦“一粒鲍”全产业链,推动鲍鱼科技产业园开园即投产,入驻率达100%;用好“闽投秀屿1号”“国能共享号”等深远海养殖“重器”,开辟“渔业+文旅”新路径;培育发展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依托海洋经济科创联盟等平台载体,深化产学研合作,力争种苗培育实现“芯”突破,助推规模产值增长10%以上。新能源产业,开工建设平海湾海上风电场DE区、中海油LNG7#罐等项目,签约落地南日岛三期风电技改、中绿中科液空储能产业园等项目,深度融合换冷站、冻干、冷库、数据中心,打造国家级LNG冷能梯级利用示范区,助推规模产值增长10%以上。生命健康产业,深入实施GNP转GDP民资回归工程,开工建设健康产业(莆田)会展中心、基诺厚普二期等项目,建成投用普鑫生物实验猴基地等项目,全力打造高端原料药小微园区,支持联东U谷做大规模、做强特色,集聚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再生医学、“康养+”等重点产业,助推规模产值增长20%以上。
夯实现代服务业“硬底盘”。全方位构建物流体系,依托中海油LNG,加快布局冷链物流产业链,跟踪推动中国邮政莆田智慧物流园、高性能轮胎智能化生产项目签约落地,积极拓展综合保税业务,探索建设智能仓储、共享云仓等现代仓储设施,推动物流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全领域激发商贸活力,以万达广场、土海公园为核心节点,赋能升级餐饮、娱乐、酒店、办公等商业配套,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亲子经济等消费新热点,着力打造特色商业集聚区。全链条优化电商生态,依托永福电商城,引进培育电商平台、企业50家以上,强化创业孵化、物流集货、供应链整合与选品展示等综合服务功能,推动限上电商零售额增长20%以上。全要素做热文旅文章,串联“一园一岛三湾”资源,推出更多精品旅游路线,打造特色文旅IP。以“海岛游”为引爆点,一体完善南日岛全域旅游服务配套,建成投用海洋文化创意园、云万民宿等项目,推出南日“一码通”掌上游小程序,深度开发山海露营、休闲垂钓、非遗研学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做活海钓经济,持续打响“滨海旅游·五彩秀屿”品牌。
(三)以全域融合为统揽,在打造高规格城乡样板上当示范
新城建设向“优”提质。深入实施“北联东拓南进”发展战略,围绕“一大道、两步道、三馆、四城”建设布局,拉开高铁新城大框架、打造城市新地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留改拆增”并举,加快推进兴秀、城东等11个棚改项目建设。着眼宜居宜养,持续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新建口袋公园2个、城市绿地10公顷,建好五侯福道,开工顶社河步道,让居民尽享家门口的“绿色福利”。优化路网建设,完善“四纵四横”城市骨架,推进笏石大道、八二一大街南延伸段等干道建设,开工电商一路、笏西街等37条市政道路,畅通城市交通“神经末梢”。
城市治理向“精”发力。深度融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格局,深化拓展智能运用场景,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绣花”功夫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文明城市。集中整治城区易涝积水点,系统提升汛期排涝能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新增改造雨污管网11公里。提升道路、桥梁、管网、路灯等市政设施管护水平,启动实施地下生命线物探及修复项目,筑牢城市安全堤坝。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加大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环境卫生秩序专项整治力度,修补、美化、扮靓背街小巷等城市边角,让城市“面子”更亮丽、“里子”更殷实。
乡村振兴向“新”求变。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五大振兴”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留住乡风乡韵乡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发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埭头安民铺——南日岛共同富裕示范区、东庄康养旅游、东峤家居小镇3大片区,提速平海镇江堤村农机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月塘镇砺山村土地流转,以点带面实施一批富民增收项目,有力撬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全面落实田长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农田“非粮化”,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0.1万亩、粮食产量4.1万吨,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万亩。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深化“绿盈乡村”创建,统筹农村改厕、黑臭水体治理等,完善农田水利、道路硬化、垃圾收运中转等基础配套,全方位焕亮乡村新颜新貌。
(四)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在探索高层次开放路径上走前列
谋实改革发展之策。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一国三秀”改革步伐,进一步规范企业运作,提升公司治理,激活国资活力,推动四大区属国有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抢抓国家化债重大政策机遇“窗口期”,最大限度争取额度支持,降低债务负担。积极推进政银合作,用好用活金融手段,深研财政政策,推动贷款期限“短变长”、贷款利率“高变低”,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发挥我区海域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盘活海域使用权融资,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筑牢营商环境之基。笃实践行“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庄严承诺,旗帜鲜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学习拓展“晋江经验”,落细落实发展、服务“两张清单”,健全区领导挂钩帮扶民营企业机制,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活力。推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化项目审批专班管家服务,实现重大项目策划即入库、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用,进一步打响营商环境品牌。加快“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数据最多采一次”“无证明省份”等三项省级专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基层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能。
走好开放合作之路。深入实施“物流活区”战略,依托“三高三铁三站”大枢纽、“两干道五通道”大动脉交通优势,加力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推进石门澳6#9#泊位开航,7#8#10#泊位开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带,推动更多印尼LNG、“澳肥”进口,全力建设莆田国际物流港,加快打造大宗商品储运集散中心,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重要支撑节点,助力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加强海峡产业合作与文化交流,推进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两岸医疗健康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积极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在绘就高颜值生态画卷上树标杆
提升污染防治“成色”。坚决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销号。保卫好“一片蓝天”,以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为主线,重点加强颗粒物管控,深化推进制鞋、家具等重点行业VOCs全过程治理,力争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7%以上。守护好“一泓碧水”,稳步推进木兰溪土海流域水质“长治久清”,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动工业园区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共护好“一湾碧海”,坚持陆海污染协同治理,强化入海排污口及入海沟渠整治,加大海漂垃圾清理力度,持续打造“美丽海湾”,拓展亲水亲海空间。坚守住“一方净土”,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健全固废日常监管体系,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
厚植绿水青山“底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土海湿地资源优势,科学推进土海流域生态提升工程,全力发展生态旅游、运动休闲等新业态,书写“云在蓝天水在城”的“湿”意画卷。高位推动“双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全力打造安全河湖、幸福河湖。推深做实林长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巩固互花米草和松材线虫病治理效果,完成植树造林4000亩,扎实开展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严格规范砂石资源管理,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全力守护绿水青山、守住金山银山。
增添低碳发展“亮色”。依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多途径探索碳汇渔业发展新业态,扩大海洋碳汇交易市场,引导工业企业发展“碳汇渔业”,持续推进海洋牧场蓝碳试点示范项目,为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碳汇发展创造有益经验。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约束,持续实行节能降碳和能耗“双控”,重点推进佳通、永荣等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发挥上海电气莆田风电基地的技术和运输优势,强化与三峡、龙源风电场联动,逐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六)以民生福祉为根本,在提升高维度幸福指数上作贡献
全力惠民生、暖民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规划总投资21.6亿元,提速推进毓英学校、莆田励志高级中学等11个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学位1.57万个;科学调整城区、农村学校布局,支持莆田二十五中、莆田十一中等一批学校达标创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师资队伍正向激励机制,巩固提升“双减”成果,用心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全力打造“健康秀屿”,提速推进月塘卫生院等3个重点项目,积极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省、市三甲医院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000人以上。悉心关怀“一老一小”,培育发展银发经济,持续推进“5G+”智慧养老模式,实施困难老人适老化改造100户,新建长者食堂3个,申报省级智慧养老项目1个;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支持政策,探索公办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托位200个。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以满足刚性需求为重点,建设安置房2917套,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让“安置房”变“安心房”。
全力保安定、护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建好区、镇两级综治中心,综合运用“全市一张图”平台,完善矛盾纠纷联调联动机制,打造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深化“雪亮工程”和智慧小区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零容忍”,深化治理“餐桌污染”,健全药品追溯体系,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聚焦城乡供水一体化,推动埭头半岛供水管网及“一户一表”改造,构建高效稳定的供水服务体系。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统筹防范化解房地产、政府债务、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深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成果,让军民鱼水情更深、意更浓。
全力兴文脉、守根脉。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健全红白理事会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三句半、赞句、文明小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除陋习、破旧规的文明新风“吹入寻常百姓家”。纵深推进“八五”普法,深化拓展“法律七进”,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充分释放体育张力、文化魅力,依托“世界长寿乡”“篮球之乡”金字招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改造提升一批智慧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精心筹办“王文教”杯羽毛球赛、大蚶山越野赛、“村晚”“村BA”等赛事节庆活动,不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注重历史文脉赓续,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巩固提升笏石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平海村“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风貌,传承弘扬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南日岛烈士纪念碑、珠江林氏宗祠等红色革命资源活态化、场景化运用,深度挖掘非遗、名人故事、民间传说等文化内涵,聚力打造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特色文艺精品力作,全方位讲好秀屿故事,打造文化“新名片”。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开启新的征程、迎接新的挑战、肩负新的使命,我们将以更强韧劲、更足拼劲、更大干劲,把工作做出亮点、做成特色、做得精彩,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现代服务型政府。
(一)把“讲政治”作为第一标准
时刻牢记政府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区委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见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
(二)把“兴法治”作为第一保障
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强化府院联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减少和化解行政争议。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舆论等各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快政务公开化,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三)把“重实干”作为第一要务
坚守“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成事之道,统筹处理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强化政府系统谋划力和执行力,以敢于眺望“最高峰”的眼界、勇闯“无人区”的锐气、战胜“不可能”的韧劲,汇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合力。大兴调查研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用脚步丈量民情,在一线破解难题,用政府的“实干指数”换取发展的“绩效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秉持“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和群众”的理念,持续做优“12345”热线,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无求自应”,努力把“群众的呼声”变为“满意的掌声”。
(四)把“守廉洁”作为第一红线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坚持标本兼治,加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监管,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坚持精打细算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力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勇立潮头、勇挑重担、勇毅前行,奋力谱写秀屿“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秀屿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