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势能”更高的平台载体。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全力推进长三角碳纤维中心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跻身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充分利用黄和院士资源优势及江苏省合成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常州机遇,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进驻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打造“北有天津、南有深圳、中有常州”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政产学研”融通发展,鼓励企业与浙大、南师大等双一流高校及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深化与常工院等本土院校合作,新建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不少于20家。增强创新载体平台承载及服务能力,全年新增产业科创载体面积不低于130万平方米。
2.引育“效能”更强的科技项目。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演进趋势,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一体部署,力争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精准摸排创新质态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探索新型科技招商模式,围绕“投行思维”试点“招投管退”新路径,通过科技项目育种未来产业,确保全区高企总数超1500家,力争引育高质量科技项目150个,其中“三高一资”企业(项目)50个。
3.塑造“功能”更优的创新生态。修订出台新一轮创新政策,强化苏南一站式服务平台运行管理,提高政策精准度和获取便捷性。大力推广“科创积分贷”,积极对接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孵化器种子基金等专项投资基金,探索形成“股权+债权+股债联动”系列科技金融创新产品。突出人才带动,强化创新引领,力争培育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人才10名以上,省“双创计划”人才12名以上,市“龙城英才计划”创业类项目80个以上、创新类项目15个以上,引育各类人才不少于2.8万人。
(三)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1.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树立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变“路径依赖”为“模式创新”。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运用,探索土地持有成本阶梯定价,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城市更新,鼓励“工业上楼”,加快供给M0新型产业用地,允许同一地块内工业、仓储、研发、办公、商服等用途互利功能混合布置、灵活分割。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和质量强区建设,加强精准监管,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工业厂房租赁“先审后租”、餐饮行业“审管联动”等创新监管举措,以制度机制筑牢安全防线。
2.推动营商环境优化。锚定“常州市数一流、江苏省站前列、长三角有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目标,持续围绕企业法人、自然人、重大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建设AI智慧政务体验区、重大项目帮代办中心等服务载体,深化重大项目服务“一件事”、人才服务“一件事”、自然人服务“一件事”改革,确保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全方位呵护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各项利好政策精准直达,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3.推动对外开放加速。融入国内大循环格局,抢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契机,找准切入点、发力点,常态开展经贸洽谈、产业对接等活动,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求优势位置。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打造“三外”联动高地,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强中瑞、中日等国际产业园区,扩大QFLP基金等外商投资新渠道。用好综合保税区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品牌、拓展新市场,巩固对外开放高地新优势。
(四)聚焦产城融合共进,不断推动城乡一体焕新
1.加速提标功能支撑。抢抓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机遇,打好中轴崛起、跨江融合先手牌,加快龙江路高架北延、腾龙大道等重点骨干路网建设,启动实施德胜河高等级航道工程,畅通区域交通主动脉,带动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加速汇聚。加快高铁新城核心区建设,确保星耀城主体形象年内亮相、导入国际知名品牌高端商务酒店,国际人才广场、领航大厦等入市开业,引导天合光能、澳弘电子等上市企业、跨国公司总部落地生根,积极推动高铁北站站房改造提升、北出入口打开,实施新龙湖片区环境提标及功能完善工程,多维度彰显城市形象魅力。
2.加速空间重塑优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提高规划设计水准,借力城中村改造等政策,主动争取试点支持,滚动实施高铁站南片区等重点城市更新,打造科创融合社区、零碳智造园区、沿河生态廊道等标杆示范。持续完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办法,统筹“危污乱散低”整治提升和重点区域更新提升,确保全年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不低于3500亩。加快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健全完善存量建设用地入市管理机制,有序启动试点项目6个,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
3.加速乡村全面振兴。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全面推进“苏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深化“三标融合”,系统实施乡村片区整治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现代宜居农房建设。全面推动农村路域环境整治、道路提档升级、样板路建设,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统筹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农业项目招引和品牌建设,打响“常高新农”农产品公共品牌。系统实施沿江国土空间生态整治,高水平推动高效农业、生态保护、文旅休闲、文化传承协同发展,打造常州唯一、苏南独有、全国知名的沿江万亩农文旅融合示范区。
4.加速管理能力提升。推动城运中心“一网统管”架构建设,加快整合经济管理、社会治理、城市服务等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现代化治理能力。统筹“城市大管家”业务延伸、品牌运营、队伍优化等工作,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提升整洁度、美观度、品质感,确保城市长效管理考核保持在全市第一梯队。有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高效完成垃圾分类达标创建,系统整治停车难、停车乱,新增公共泊位不低于1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