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1日)

  (五)加快城乡融合,更大步伐建设花园城市。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海上花园城市。

  提升城市能级品质。高标准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城市道路红线、城区蓝绿空间等规划,深化市域空间梳理、城乡建设管理。完善城市骨架路网,加快推进南环快速路、高铁新城对外通道等建设,加强本岛东西向交通联系,持续攻坚瓶颈路、断头路,新改建城市道路20条。加强区域衔接、功能互补,推进定海东进、普陀西拓,加快新城北入城口、高铁新城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有序建设小干岛、甬东勾山等区块。支持县城做大特色产业、做强支柱产业,进一步增强连接城市、辐射乡村的功能。提升“蓝色岛链”品质,优化提升一批陆岛交通码头。深化域外引优质水工作,完成岑港水库扩容200万方。实施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更新改造老旧小区燃气立管24公里。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风貌提升,改造城中村15.85万平方米,新增省级风貌样板区4个。加强街区设施、街景灯光、公园绿地等城市肌理更新,推动“花海彩林”、高品质示范街区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加快布局青年主题空间,建设青年友好城市。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加强城市运行领域安全管控,深化生活垃圾、道路停车、物业管理等精细化治理,让城市更具韧性。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化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土地连片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建设粮功区储备区3000亩以上、高质量农田5000亩以上。深化远洋渔业、水产养殖三年攻坚,稳步推进国内捕捞减船转产,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强渔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力争“一条鱼”产值规模达1100亿元。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强舟山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深化设施蔬菜发展三年行动,做好“菜篮子”工作。加快全域村庄风貌提升,有序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提升单车道农村公路125公里。完善海岛客货邮物流体系。建设同舟共富示范带、乡村特色精品路、和美乡村风情画廊,建成省级和美乡村(未来乡村)示范村10个。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打响“绿色发展看舟山”品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海陆统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碧水蓝天净土。全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提升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能力,三年完成投资70亿元以上。加快修造船、水产加工、油品储运等重点行业绿色转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全域建设幸福河湖。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

  (六)缩小“三大差距”,更富成效促进民生优享。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化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稳扎稳打推进海岛共富,打造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先行市。

  加快试点破题。聚焦城乡一体、均衡可及,把握海岛区域分散和人口增减分化、老龄化的趋势性特征,扎实开展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统筹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规划体系,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服务跟着人口走、保障跟着服务走,大力提升民生投入质效。深入实施新时代“大岛建、小岛迁”工程,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鼓励人口向本岛、大岛集聚,推进民生服务多功能融合场景建设,促进公共设施合理设置、复合利用,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性。推进全域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社保服务一体化、教育医疗资源帮扶等改革试点。

  深化共富先行。深入推进“扩中提低”行动,落实稳岗增收帮富举措,让更多劳动者通过自我发展实现稳定增收、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大力实施“小岛你好”共富行动,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激发渔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挖掘财产性收入潜力,盘活闲置农房600套,75%以上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达到50万元。支持嵊泗县域综合类共富省级试点建设,优化更新支持举措清单。

  提高服务质量。擦亮“品学舟山”品牌,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4740个,实现普通高中和市外优质高中结对全覆盖。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支持在舟高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群建设。扩大中职长学制人才培养规模。优化市域医疗资源布局规划,加强综合性医院、优质专科医院、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深化综合医改工作,持续推进省市县医疗合作,推进中医药“百科帮扶”。加快推进勾山高中、市口腔医院等一批群众有感可及的重大项目建设。

  抬升保障底线。加大创业政策落实力度,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落实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健全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进海岛“善居工程”,特困人员县域集中供养改革覆盖率达90%以上。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完善高质量养老和普惠育儿服务体系,推进适老化改造,升级“幸福驿家”服务,新建“幸福食堂”8家以上,分层分类打造民生服务综合体。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完善全链条生育支持举措。推进公益慈善事业。

  (七)激活海洋文化,更高品味塑造城市气质。保护传承海洋历史文脉,建设海洋文化长廊,涵养城市文明气质,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历史文化名城。

  传承赓续海岛文脉。实施海洋文明探源、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推动海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商帮、海防、渔耕等特色文化研究,持续提升海丝始发港、海上河姆渡等文化标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开展双屿港、六国港、莲花洋等考古调查,推动黄家台遗址公园争创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38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