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成绩背后凝聚的是汗水,工作背后体现的是作风。过去一年,广大党员干部在攻坚克难中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风采和担当;广大企业在风险挑战中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新创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企业家的格局和气魄;广大群众在家园建设中共担使命、共谋出彩、共促发展,充分弘扬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正能量和新风尚。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发作为、奋勇争先、奋斗不息的全县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省市驻安机构、武警部队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安吉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从产业发展看,新招引项目落地见效周期较长,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能级偏低,绿色家居企业外贸市场持续承压,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还未形成集聚之势。从风险底线看,污染防治任重道远,治气、治水还需要持续加大攻坚力度。债务管控、安全生产、房地产等领域依然承压。从公共服务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医疗保障能力、“一老一小”、城乡基础设施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与共同富裕发展目标还有差距。从能力作风看,少数干部观念视野、专业能力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统筹思维、法治意识、担当精神仍需加强。对此,我们要努力改进工作,切实履职尽责,尽心竭力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待。
二、2024年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安吉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的攻坚之年。根据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部署,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总的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实施“八八战略”,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大力实施青创活县,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扎实推进现代产业振兴、城乡能级提升、共同富裕先行三大主攻方向,创新开展有效投资提质行动、新经济见效提速行动、城乡管理提标行动、改革富民提能行动、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持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安吉实践,奋力开辟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新境界。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节能减排降碳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两山”转化上迈出更大步伐。坚定不移践行深化“两山”实践,持续挖掘生态资源价值,创新更多“两山”转化路径,全面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产业生态上迈出更大步伐。聚焦三大未来产业布局,做好创链建链、稳链强链、延链补链文章,加快数字经济集群成势,生命健康、电子信息领域产品贯通成链,全面构建高能级、高品质、高颜值的产业生态圈。必须在城乡一体上迈出更大步伐。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快产业质量、人才动力、运营效率三大革命系统集成,推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风尚、融合治理五大能级全面跃升,打造更具国际范、时尚风、活力劲的城乡融合样板。必须在共富先行上迈出更大步伐。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群众就业更优质充分、让公共服务更均衡可及、让民生实事更暖心惠民、让城市文化更多元丰富,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的绿色低碳共富新路子。必须在风险防控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问题导向、极限思维,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有效提升底线工作管控水平,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一)聚力抓项目、强产业,在做强高质量发展引擎上再攻坚
做强产业标识。全力打造“4+3”现代产业体系,规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7%,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实施新经济见效提速行动,全年招引数字经济项目30个以上,实现营收超200亿元、人员入驻3000人以上,确保见人、见数、见场景。加快构建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深耕生物创新药、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新落地产业项目10个以上。加快电子信息产业产能释放,主攻光电半导体细分领域,乐通股份、富特科技(二期)等实现投产,全年产值突破50亿元。加快绿色家居转型升级,力争规上产值增长10%以上。加快竹产业二次振兴,力争竹产业产值达185亿元。持续加强安吉白茶产业“三茶”统筹发展,建设一批茶庄园,促进茶农户均增收5%以上。健全旅游新品发布机制,完成文旅投资45亿元,力争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2%、8%,全面打响全域全季全天候旅游新IP。
抓实有效投资。开展有效投资提质行动,对标“3个70%”要求,确保3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入库50个、竣工投产3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120亿元。大力践行产业链招商、务实招商,迭代“尖刀班”攻坚机制,确保全年新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35个。持续推进省“千项万亿”重大工程、市“十百千万”重大项目,加快国能9H燃机、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启动老石坎水库加高扩容工程。深化“破五未、提六率”专项攻坚行动,确保项目销号率90%以上,投资完成率提升5个百分点,亩均产值提升100万元。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00亩,处置“两未”土地4000亩,保障土地供应5000亩以上。
提升平台能级。大力推进开发区绿色家居核心区、生物医药协同区两大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全力争创省级“万亩千亿”大平台、高能级战略平台。推进临港化工园区优化提能,打造浙北精细化工集聚发展区。推动孝丰竹产业园科产一体,加快形成以竹制生物新材料、竹工机械为主的“专精特新”示范区。做强笔架山农高区,力争纳入国家农高新产业示范区创建名单。支持灵峰国旅提质升级,加快“智慧谷”建设,构筑产城人融合新高地。全年完成园区投入29.5亿元,新开工共富产业园5个、竣工投用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