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担当新使命,新作为谱写新篇章。我们将坚持久久为功的韧劲、秉持勇立潮头的冲劲、鼓足不畏艰难的拼劲,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用实干彰显忠诚、用发展彰显担当、用成效彰显作为,奋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
坚决践行政治忠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见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不折不扣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党的绝对忠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首要内容”,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学用相长克服“能力危机”,以创新实践破解“本领恐慌”。
坚决践行为民初心。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政府各项工作之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建议提案办理更有力度、发展实绩更有温度。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长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让发展指标体现更多的“幸福指数”。
坚决践行依法行政。始终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好建议提案。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持续抓好巡视和审计问题整改。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和行政执法行为,深化政务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打造公正公开、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坚决践行效能优先。始终坚持效能导向,追求政府工作的优质高效实施。聚力项目攻坚主战场、指标提升主考场,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跨业务高效协同,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完善高效科学的政务督查机制,构建压责任、盯节点、督效能的闭环落实机制,确保政策快处理、问题快破解、项目快推进。全面提升干部的专业能力,以更强的专业科学精神和专业技术能力支撑实干实效,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坚决践行清正廉洁。始终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以贯之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持续巩固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促进“两个健康”发展,让市场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加强国资监管和国企规范运行,强化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努力打造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奋进,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为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城区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1245”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2023年,宁波市出台的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即构建“一条链”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形成“双回路”工作推进体系,建立“四级”协调会商运行机制,成立“五大办”统筹协调服务。
2.公共服务“九大提升行动”:江北区在落实省市“七优享”工程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实施“劳有所得”“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体有智健”“文有润心”九大提升行动。
3.全域治理五项工程:“五治融合”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工程、“四位一体”治理架构全要素提升工程、“三级联调”治理过程全链条提升工程、“五险防控”治理领域全覆盖提升工程、“服务联享”治理理念全层级提升工程。
4.“1588”专项行动:2024年,江北区迭代实施的专项行动,“1”即坚持“高质量发展冲刺GDP千亿”目标,“5”即投资提速、招商提质、征拆提效、工业提级、服务业提能五大攻坚行动,“8”即老外滩、姚江新区、慈城古县城、宁波文创港、永红产城综合体、城市拓展区、江北新兴产业园、保荪生态休闲区等8个重点区块开发建设指挥部。“8”即8个街镇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各自培育打造1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5.“101”工业企业梯队:龙头企业+工业五十强企业+30家北岸精锐企业+20家北岸新锐企业。
6.“133”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体系:巩固提升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优势,推进高端装备、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传感等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能源、软件与互联网等三大新兴产业。
7.“323”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港航服务、现代商贸、高端商务三大优势型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休闲、生活服务两大品质型服务业精细发展,引导金融保险、科技服务、软件信息三大功能型服务业提质增效。
8.“4+4+X”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光学膜、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材料等四大数字制造业和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数字港航物流、数字商贸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四大数字服务业;积极抢抓新赛道,培育发展数字金融、数字供应链、数字双碳等产业,超前布局未来赛道,探索发展柔性电子、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一批新业态。
9.“一中心两基地”:宁波港航物流中心、宁波港航服务基地、数字港航供应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