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我们聚焦“民生福祉”,全力以赴强保障、促均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蓬勃发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获评“吉林省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发放“瀚海励学行动”(4)奖学金88.5万元。“点对点”招聘高中教师69名。投资1400万元开工建设工人文化宫。成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第二十届田径运动会。投资2700万元,医共体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71万元,3个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建设。烈士陵园完成修缮,革命英烈纪念馆建成开放。及时足额发放低保、医保等各类补助补贴资金5.7亿元。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艰苦边远津贴标准。新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绩效奖金补贴。实施安全生产“必查制”(5),全面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应对洮儿河流域50年一遇洪涝灾害。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合3家供热企业并入城区集中供热,妥善解决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自收自支人员和医疗系统退休职工社保参保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获评“省级平安县(市)”“全国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锦华街道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创安绩效考评(6)始终位列白城首位。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广播电视等工作均取得长足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年初以来,我们聚焦“自身建设”,全力以赴转作风、提效能,执政施策务实高效、精准有力。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第一议题”和定期学法制度。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建议和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高质量推进各级巡视反馈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坚持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10%。启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入落实“4个建设工程”(7),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322户,全年新增减税降费8500万元、留抵退税1635万元。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农业执法大队荣获全省唯一“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过去一年,我市大事要事叠加,急事难事交织。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巨大压力和矛盾困难相互交错严峻考验,我们没有犹豫、没有懈怠,而是迎难而上、奋勇前行,虽然个别工作效果未达预期,但一路承压、一路奋进、一路向好,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我们用拼搏实干点燃了经济高质高效、生态秀美秀丽、动能充盈充沛的强大引擎,用担当有为描绘了群众宜居宜业、城乡共富共美、社会和顺和谐的幸福画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付出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推动大安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转型升级正处于培育期向成长期过渡的攻坚阶段,新兴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发挥效益;土地出让收入不及预期,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无法有效满足刚性支出增长需求;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供给尚不充裕,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弱项,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担当精神、服务意识、争先劲头不够,工作作风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主动作为、着力破解。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按照市委十六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安排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一主六双”、白城“一三三四”战略布局,坚持推动“绿色转型”、打造“生态大安”发展方向,以建设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为中心,围绕推进“生态价值转换”发展路径,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实施“12345”发展战略,奋力推动大安向更高质量发展。
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力争高于白城市平均水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在具体实施中,将重点开展七方面工作,抓好45件实事。
(一)聚力粮食安全,坚定不移治盐碱、增耕地,推动粮食产能实现更大跃升。坚持粮食增产“头等大事”,围绕打造全省“千亿斤优质粮食”生产工程重要增产区,示范推广“大安模式”,高标准推进国家试点项目,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重点抓好5件实事。一是强化水利保障,投资29.04亿元推动大安灌区二期(一步)水利骨干工程主体完工,保障国家试点项目供排水需求;推进大安灌区顺利验收,力争纳入全国大型灌区名录。二是提高粮食产能,推动新增水田一期5万亩有效种植,二期6.54万亩开工建设;改善水田一期进行土壤培肥,同步启动二期、三期建设,力争实现15.58万亩全面种植;制定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经营管护办法;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0万亩以上。三是提升抗灾能力,编制全域涝区治理规划,启动霍安涝区治理工程;投资2.56亿元,实施中储粮15万吨仓储项目,推动太山、龙沼、新平安3座万吨标准粮仓建成投用,保障粮食储藏安全。四是加强农技推广,落实保护性耕作170万亩、水肥一体化7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3.54万亩,建设窄行距密植技术和条耕技术示范基地10个;力争新繁育耐盐碱水稻品种6个,争创国家级耐盐碱常规稻种子繁育基地。五是搭建交流平台,完善盐碱地治理博物馆展陈设施;发挥苏打盐碱地治理研究院平台作用,分类示范推广“五位一体”(8)盐碱地治理“大安模式”。
(二)聚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固成果、促增收,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实成效。坚持现代化大农业“主攻方向”,围绕构建农牧渔“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推动特色优质农畜产品规模种养、精深加工、产销衔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抓好6件实事。一是紧盯“两高于、两提升”目标(9),持续落实庭院经济、公益岗位等帮扶政策措施,加强扶贫资产运营管理,不断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建标准化棚膜园区2个、大棚500栋,黄菇娘、西甜瓜等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到15.58万亩。三是壮大畜禽养殖规模,持续发挥3个万头肉牛养殖园区、安大牧业白羽鸡二期项目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推动全市肉牛、肉羊、肉鸡、白鹅等主要畜禽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四是深化农畜产品加工,建成先达食品鲜食玉米项目,年加工能力突破8000万穗;力争安大牧业预制菜项目一期竣工投产,年产量达到6万吨。五是提升渔业发展质量,建成投用月亮湖渔场渔业产业提升项目,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稳定在74万亩以上。六是建设冷链物流网络,启动京东冷链物流智慧园区建设,高效运营安广等4个冷链仓储中心,实现优质农产品从“卖一季”到“卖一年”,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