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一年来的发展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帮助、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负重自强、奋力拼搏的结果。每一分成绩、每一分收获,都是大家拼出来、干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干部,向市域内农垦公司、森工公司、融通公司、监狱(所)等单位职工,向中省直单位、武警官兵和所有关心支持五大连池市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振兴发展的征程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优,具有市场话语权的核心产业不多,传统产业正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新产业新业态尚处于成长期,龙头企业较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项,社区治理还有薄弱环节;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距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差距。为此,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直面矛盾、正视困难,以更加坚定的决心、精准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23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六个龙江”、“五个黑河”建设,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发展聚链、现代农业提质、改革创新突破、民生供给普惠、全域治理提升“五大行动”,加快打造“一城两区”,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大连池建设新征程,为全面推进黑河振兴、龙江振兴、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0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聚焦积蓄动能,狠抓项目攻坚,厚植经济发展根基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环境上抬高标杆、实干争先,全力跑出市域经济发展“加速度”。
精准发力招强引优。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提效行动,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围绕农业商贸、绿色能源、矿泉产品等优势产业,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专班招商、以商招商、补链延链招商,深化与国家、省级头部企业对接合作,争取在引进产业龙头项目、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项目、利用外资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依托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平台现有优势,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优质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化全域资源,推进垦森地思路共商、信息共享、协作共通,构建区域一体化招商格局。加大总部项目招引力度,扶持现有企业总部发展壮大,拓展总部经济规模和总量。重点推进投资5亿元小麦糊粉层精深加工、投资1.5亿元绿色装配式风筒等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力争投资4亿元生物有机肥、投资1亿元体验式工业旅游等优质项目早日签约落地。
靶向攻坚项目建设。全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32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7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9个,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13个。重点推进中广核200MW风电、中电建200MW风电、中俄天然气管道等投资30.1亿元18个项目“开春即开工”,力争开发区标准化厂房、水泥粉磨站、矿渣粉、种子仓储交易中心等投资23.6亿元20个项目建成投产,确保华夏妙活泉天然苏打水、中俄天然气新发首站等投资55.3亿元12个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主动研究对接国家省市重点战略布局和资金投向,谋深谋实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形成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凝心聚力优化环境。充分发挥19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专班优势,对标高位先进、补齐短板弱项,以更有力的措施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诚信的法治环境、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营造高质量发展“洼地效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39项行政处罚权力下放,拓展“跨省通办”“跨区县通办”事项。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精准落实纾困惠企政策,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打造“信用连池”,加大“信易贷”平台、“码上诚信”应用推广力度,“双公示”合格率保持100%,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始终位居全省前列,营商环境实现争先晋位。全力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争创省级以上先进集体。
(二)聚焦优化结构,狠抓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坚持产业强市、产业兴市,抓好“无中生有、有中创优、优中做强”三篇文章,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