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4日)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释放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坚持以改革激发动力、以开放增强活力,用好用活政策举措,闯出一条振兴发展新路。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巩固扩大国资国企改革成果,做强国投公司,加快“三点一中心”发展;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资产证券化、投资基金化有效对接资本市场;支持经开集团发展壮大,持续提升股权投资、开发建设、园区运营能力,加快形成我市国有企业集团组群。稳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建成公共资源市场化交易平台。二是巩固沿边开放优势。落实自贸区提升战略,推动自贸区绥芬河片区制度创新,争创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先导区,加快推进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综合保税区;做大互市贸易规模,确保绥芬河互贸国际物流加工园、东宁互贸综合体投入运营,力争实现互市贸易额20亿元;发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效应,加快布局边境仓、海外仓,力争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亿元;创新金融政策,支持境外园区发展。用好稳外贸政策,紧盯俄罗斯市场需求,扩大机电、有机玻璃、汽车整车及配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玛速玛汽车配件出口基地等项目投入运营;用好各类口岸进口资质,加快推进北大荒丰缘俄粮加工等项目建设,打造木材、俄粮、中药材等进口加工基地,全年新增外贸企业100户以上。推动旅检通道开通,加快发展跨境游、购物游、体验游,持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促进“宽轨重出”和“哈绥俄亚”班列常态化运营,确保人流物流畅通。持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用好“龙粤俄”合作机制,拓宽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交流合作领域,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完善审批监管衔接机制,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跨部门“大综窗”,推动更多部门更多事项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开展“政企沙龙”等政商交流活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开展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开展“服务民营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落实好领导包联和网格化包保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企业“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助企纾难解困、加快成长。

  (六)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牡丹江。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实施生态振兴计划,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一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工作,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3.6%以上;开展地表水环境治理,对全市1432个入河排污口进行“回头看”,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83.3%,加快林海水库供水工程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突出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膜、菌包、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严格受污染地块管控修复和安全利用,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二是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镜泊湖总体规划编制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植树造林2.5万亩、治理矿山111公顷、侵蚀沟653条,控制水土流失28万亩,推进东北虎豹公园生态保护建设,与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合作建设野生动物跨区域保护示范区。三是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有序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强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出台工业、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适时开展碳汇交易。推进城市公共区域充电桩建设,引导公共服务领域和个人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建设智能城市垃圾投放站和分拣中心,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共同富裕,实施民生振兴计划,务实办好10件利民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一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行动,持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坚持就业优先、创业光荣,实施“就业创业三项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用好人才科技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平台,支持晨辉、应时雨等服务外包企业进一步做大规模,吸纳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抓好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和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托底安置,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城镇失业人口占比控制在省控目标以内。三是着力加强社会保障。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基本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探索推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有效途径,将更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四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动,改造市区老旧小区95.8万平方米、污水管网118公里,启动太平路隧道改造工程,确保净水厂污泥处置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建设、公铁联运中心投入使用,建改优化市区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助力群众便捷出行;实施市政公共服务一体化项目,推进数字化城管平台应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建设健康牡丹江,深化“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规范民营医院发展;突出保健康、防重症,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优化医疗资源供给配置,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确保第二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红旗医院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投入使用。拓展“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探索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机制,推进市社会福利院改造,力争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开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加快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进度,开工建设唐长城博物馆和唐长城文化公园;举办“健康雪城”冬季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建设城区“15分钟健身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624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