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1日)

  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开展“五经普”,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家底”。发挥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率;升级科技小巨人企业数量和水平,积极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提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动态调整“小升规”“规升巨”培育库,实现双鞍铁路器材、辽宁鞍铸建设等企业升规入统,推动鸿达科技特种钢材、鞍钢重机技改等项目尽快入库。强化政策引导,加大科技人才、技术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全面落实人才强区战略。

  全面发掘新的消费增长极。推动商贸领域体验式消费,强化综合性商贸、新型娱乐、亲子互动等项目储备,打造主城区特色商业街区;以贝隆运动健康小镇为支点,谋划建设体育与餐饮、住宿、旅游、文化相融合的新型项目,延伸“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盘活南沙河周边附属经济业态。创新制定鼓励批发零售企业若干举措,提高初创型企业培育孵化能力,在深沟寺、太平等区域重点布局特色大型商超,壮大区内零售业规模;招引外埠供应链、消费端企业入驻,促进大悦城等企业向高端化、零售业方向发展布局。统筹线上线下多角度促消费,全力推动总部经济、电商直播等产业项目加快发展,努力促成新理想通讯、乾亿通等企业晋升限上。

  (三)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抓治理促转型,持续增添发展活力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关注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重点领域、区域,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解决好生态损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努力实现PM2.5达到3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315天,南沙河水质达到地表四类标准。

  营造绿色发展环境。以全市投资1.4亿美元开展南沙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高标准落实河长制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沿河垃圾清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为项目落地拓展可用空间。

  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坚持项目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理念,促成“双碳城市发展”城市综合能源管理项目、亚士集团建筑材料等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谋划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推动形成产业集聚。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大力推广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理念,努力扩大和优化生态空间,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立山落地生根,建设宜居立山。

  (四)以满足人民需求为主线,强建设美环境,全力提升城乡生活品质

  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聚焦民生需求,谋划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维修等城建项目13个,总投资11.2亿元,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住房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计划投资4.62亿元,新建苗圃地块“四横五纵”9条道路并完善配套功能。预计投资5000万元,分阶段提升改造8条示范路、主次干道破损路面等城市基础设施30.2万平,不断提高基建服务水平。加快推动鞍钢住宿中心、大德瑞府等项目开工建设,提升居住质量。完成51中学分校加固装修和主校消防改造、48中学等学校基础建设工程,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提升教育配套水平。推动孟泰公园“红色丝带”主题景观建设,大力宣传“廉”文化。

  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门前三包”,街设家具与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排查整改;着力推进沿线271栋楼、36万平外墙清洁粉饰和道路道板、条石修复。加大城市清洁保洁力度,强化8条示范路扫保,并向次干道、背街小巷延伸;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建设并投入使用环保屋50座。投资714.54万元,开展绿化亮化工程、裸露地块治理,打造花卉路、建设绿化街,计划建设“口袋公园”50个。谋划建设苗圃基地,盘活灵山地区闲置土地。

  (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指引,育特色增福祉,繁荣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开展“百日服务攻坚、万余岗位推送”公益网络招聘、“高校毕业生招聘会”“金秋招聘月”等活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着力解决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问题。

  完善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基层养老服务功能,聚力发展居家养老事业;推进盘活区人民医院;加快构建涵盖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的公共卫生、重大疫情防控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确保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幼儿占比分别稳定在50%和85%以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和体育美育一体化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区建设,力促校际间师资均衡,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骨干教师交流比例分别不低于10%、20%。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全面公益性培训、传统文化讲座、全民阅读推广、惠民演出等活动,免费开放两馆,丰富民众娱乐生活。开展全民健身惠民工程,配备更新社区体育健身器材,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

  (六)以防范重大风险为重点,守底线保稳定,统筹推进发展和安全

  坚持底线思维,紧盯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筑牢更加安全的防护屏障。

  狠抓公共安全管理。深入抓好重大自然灾害、燃气安全、危化品、危房险房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实施更加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举措,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409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