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在显现,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任重道远,明年我们面临的挑战将会更为严峻。因此,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塑造“生态沈北、活力新区”城市品牌,全方位建设“一区三城五园”【21】,在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重点做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抓产业、强载体,构建振兴发展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规划布局“一区三城五园”,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倾斜、产业链在园区补强,以园聚链、以链集群,“链园结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突破发展“生态文旅”首位产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打造“生态文旅示范区”。整合“全域、全季、全业”资源,促进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突出项目牵动、文化带动、业态联动,持续深挖消费潜力,叫响“沈北好贺儿”【22】知名品牌,打造“四季游沈北”精品线路,让生态“美”起来、文旅“活”起来、发展“火”起来。
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建设“沈阳航空航天城”,以“沈阳航空产业园”开发为先导,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空天衍生三大主导产业,推动沈飞航空复材、钛合金热成型、航空创新港等项目开工建设,倾力打造全球重要的空天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生态城、沈阳新一轮稳增长的关键引擎。
全力竞速数字产业。以“数字沈北”推进“产业蝶变”,发挥“大学城”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沈北科教融合园”,打造沈阳版“科创特区”。核心片区云汉小镇聚焦“东北第一数字小镇”的目标,依托沈北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示范引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汇客厅、双羽数智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数字创意中心、科教融合基地、青年友好街区。
提质强核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积极引入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打造成为沈阳市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的重要承载地。着力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抓大、扶小、培优、育新,重点推进40家企业改造升级、30家企业精益管理、25家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
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聚焦“东北药谷、科创蓝湾”目标,以生物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快建设“沈北生物医药产业园”。围绕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医疗器械三大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龙头企业及细分领域优势企业引育力度,有序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智慧创新港建设,打造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基地。
改造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沈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构建从种子到筷子的全产业链条,提速攻坚农业“芯片”等优势赛道,领跑肉制品、乳制品等传统赛道,发力功能食品、膳食食品等热点赛道,抢滩布局预制菜等新兴赛道,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初转精、由大转强、优势更优,全力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全国知名、东北第一“食品城”。
(二)聚力抓改革、拓开放,注入区域发展新动能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来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强化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系列行动,健全政企沟通和投诉处理机制,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帮助企业解决好具体问题。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推进法律援助进园区。打破数据壁垒,促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开放共享。构建市民码多应用场景,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地图”,实现“掌上看、就近办”,让百姓体验更多“一网通办”【23】的跨越无感。
精准发力“招大引强”。聚焦“一区三城五园”建设,抓实“谋、立、推、建”,系统凝练包装一批打基础、固根本、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更多纳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招商引资、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同样享有招商引资政策”的理念,眼睛向内做大存量,服务优质企业“分转子”【24】,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创新招商方式,推动资源招商、政策招商逐步向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转变,让金融资本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围绕8条重点产业链,建立“链长+链主+专班”【25】工作推进体系,副区级干部挂帅链长带头招商,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5个、落地120个。强化“一联三帮”【26】,落实“三直一快”【27】,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300个。深化“亩均效益”评价【28】,“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和楼宇,“筑巢引凤”推动存量资源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成长企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