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发展,增添转型升级新动能。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叠加优势,高起点谋划一批拉动作用明显的优质项目,不断做大做强项目库。用好项目“驾驶舱”平台,配备项目秘书,力争项目签约率、开工率双提升。推进抚长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十四五”末竣工通车。继续推进铁路、机场项目,努力构建陆空立体交通网。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在边境开发开放、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持续开展招大引强,围绕“七大产业”,开展驻点招商、上门招商和专题招商,努力实现招商项目新突破,力争促成10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深化文教卫生、农村产权、国企国资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各项制度更加稳健,发展环境更加优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力争在5年内投入技改资金2亿元,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户,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民营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万户。
——坚持城乡统筹,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力抓好“两城同创”,构建“一主一副,特色引领,六区协同”城乡空间格局。实施城市生态水系工程,营造群众生活休闲新环境。实施棚户区改造,不断提升宜居品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城景交融的绿色生态城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5年过渡期要求,健全常态化帮扶机制,努力实现全方位振兴。建设江河防护工程28公里,形成环境、生态、人文一体化建管格局。坚持以点带面,构建以县城中心城区为核心,马鹿沟镇—边合区—八道沟镇沿江沿路经济带为辐射的多个发展极。突出产业、文化和生态特色,打造一批“精、美、富、特”的多元小城镇和宜居小乡村。
——坚持保障为本,共享幸福美好新生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努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完成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成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抓好民族教育,贯彻“双减”硬性要求,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争取青少年宫、科技馆等项目落地,提升青少年科普教育水平。完善重大疫病防控体系,解决医疗人才匮乏问题,继续发挥“医联体”作用,满足广大居民就医需求。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完成博物馆展陈并向社会开放,完成体育公园项目建设,丰富全民健身新载体。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新建八道沟镇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节资增效。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实现新闻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全新采编模式。未来五年,县政府将把补短板、惠民生工作放在首位,竭尽全力办好民生实事(附件),不断回应广大群众新期盼。
——坚持稳定至上,打造平安和谐新环境。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遏制和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巩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满足边境地区人民群众和边防官兵的文化生活及综合信息需求。努力维护信访稳定,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保持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十九届政府履新之年,也是我县经济发展筑底企稳、产业转型加速提振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聚焦重点,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
综合考虑,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2022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促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内生动力。坚持把增长作为硬道理,把发展作为硬任务,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围绕重点领域,谋划包装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项目51个。积极主动跑省进京,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债券及中央转移支付。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实行重大项目容缺审批,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促进重大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见效。二是实施精准招商。组建招商团队,聚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力争50兆瓦风力发电、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冷链物流综合保税仓库项目早日签约并实施。强化招商资金保障,提高招商绩效权重,制定引资奖励办法,优化营商服务环境,真正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5个,到位资金4亿元。三是扩大对外开放。持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一站式通关体系。加大边贸企业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外经贸发展资金,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用好3000万美元欧佩克资金,完成边合区东、西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商贸城整体提升改造等项目。深化与湖州市南太湖新区、长春“两区”全方位对口合作,实现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尽早批复。
(二)全力以赴调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效能。立足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潜能,做实做强“七大产业”。一是促进全域旅游产业升级。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塔山公园升级改造,完成千年崖城一期并启动二期建设,建成“四海为家”帐篷式酒店并投入使用。开展露营节、民俗文化旅游节、朝鲜族美食节、冰瀑节等文娱活动,不断放大长白文旅品牌效应。继续推进“千家万铺”特色民宿工程,积极开发乡村体验游,深度挖掘民俗风情游,全力拓展冬季冰雪游,实现农旅、文旅融合发展。二是打牢边境贸易产业基础。运作长惠国际大桥建设项目,启动八道沟、十三道沟口岸升级。加快推进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建设,依托对朝经济合作产业园区、厚澄互市贸易港等项目,培育边境商品集散地。三是壮大硅藻土产业集群。融入全市硅藻土产业发展大局,完成吉林德迈特硅藻土功能生态板、东泰硅藻土科技年产4万吨精细二氧化硅功能填料及吉林凤达硅藻土科技高端助滤剂项目建设,促进企业达产达效。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2户,实现小升规2户,实现硅藻土总产值2.1亿元、增加值1.12亿元。四是扩展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增特色经济作物800亩,培养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8个。持续做大蜂产业,养蜂数量发展至1.8万箱,产量达850吨。推进“秸秆变肉”工程,年内肉牛饲养量达1.9万头。扶持辉盛、钰桂源等生产企业,努力形成“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完成长白蜂蜜、粉条“两品一标”认证,助力圣山阿里郎、炳华中药等企业升级为省级龙头企业,打造多元化地域品牌。五是推进医疗康养产业发展。壮大食药产业规模,新增松杉灵芝基地50亩、桑黄40万棒。完成虎眼万年青中药饮片标准制定和金赤苓胶囊新药证书申报。推动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建设,推进医疗康养综合体项目落地,争取社会养老示范中心和十八道沟温泉项目年内复工。六是提升清洁能源产业质效。深入开展“气化吉林”惠民工程,配合做好地热勘探,为开发新能源项目打好基础。采取奖补政策,助力同鑫热力、长富远通等高能耗企业节能减排。科学设置智能充电桩点位,购置新能源公交车24辆,打牢新能源交通发展基础。七是加快现代物流产业步伐。积极推进国际物流项目,建设以仓储、冷链、跨境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中心,促成河北道道通物流签约落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完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全面打通城乡物流高效配送网络,实现77个行政村(屯)物流配送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