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8日)

  ——建设生态文明,擦亮发展底色。树牢“两山”理念,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坚决不要污染的GDP”。确保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不反弹。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协同发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各领域民生事业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进“平安南票、法治南票”建设,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2年既是十届政府履职尽责的开局之年,也是南票转型振兴的攻坚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既是能力考验,也是作风检验。我们将始终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主攻方向,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坚定发展信心,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精准描绘发展蓝图。紧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和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导区建设契机,主动对接、主动融入、主动作为,立足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高质量编制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规划,优化“六基地一中心”空间布局。着力推进产城融合,依托高桥—打渔山临港、临高速、临高铁区位优势,发挥锦葫两港腹地功能,建设临港产业园区,打造现代化综合经济圈。

  精细推进城市建设。全力实施赤锦线虹螺岘段改道、高桥—锦州港快速路、高桥绕城路项目建设,畅通交通大动脉。推进新沙河二期治理和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暖房子工程,改造提升老城区;提高居民小区“三供一业”保障功能和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完善拓展打渔山新区;立足发展临港产业,科学谋划布局,规划建设高桥城区。推进污水垃圾处理、城市燃气、集中供热等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近海地区城市功能,为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精心培育第三产业。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开发,着力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景区。以下五家子惨案纪念馆为核心,广泛宣传红色记忆。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电商配套体系。精心策划紫砂文化周、农耕采摘节等活动,不断扩大南票知名度。

  (二)创新开拓进取,全力开展“项目建设年”

  积极向上争取。聚焦接续替代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包装谋划一批促进转型振兴的项目。深挖省级帮扶政策红利,全方位向上对接,多角度争取支持,积极申报省级开发区,促进临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治理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

  主动向外招引。坚持“项目为王”,制定优惠政策,扩大招商队伍,围绕绿色能源、精密铸造、数字化等产业,创新招商举措,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立足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着力开展驻点招商,力争全年签约项目40个左右。

  高质高效落地。推行“快递小哥”服务模式,提升“项目管家”服务能力,促进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保障围着项目转,立足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推动罗门杨环保等亿元以上项目投产达效,加快紫砂劈开砖、大唐光伏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三)强化务实担当,全力培育产业集聚发展

  集群化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加快建设220千伏开闭站,有效解决电力消纳问题,力争实现辽能风电、中核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力促新增25万千瓦风电指标项目落地开工,全力打造辽西新能源产业基地。

  规模化培育制造产业。依托优质资源,加快推进工业紫砂项目落地,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科技赋能膨润土企业,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建设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整理循环产业园区赵家屯片区土地,扩大项目承载平台。完善金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为建设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打好基础。

  数字化推进科技产业。依托国际领先的算力技术,全力推进集约型绿色数据中心项目建设,为京津冀和东北地区政企提供数据服务。锚定“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目标,加快5G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四)扛起历史使命,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九个不变”工作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紧抓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机遇,全力推动数字乡村(产业平台)项目建设,变政策红利为强劲动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树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万亩中草药基地等项目建设,新增设施农业1500亩,改扩建果园3000亩。以“南沟桑葚”“北边黄瓜”“板石大枣”等特色农产品为引领,打造更多知名品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66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