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7日)

  (五)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七五”普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坚持科学依法决策,完善政府党组工作规则,规范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方面监督。按期办结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5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以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为抓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智慧和力量。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之以恒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审计、督查、政务公开、人防建设、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妇女儿童、残疾人、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四年,也是面临发展形势最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四年。回首过去,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关心鼓励,倾注着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凝聚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承载着历届区政府的接续奋斗、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向解放军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本钢等中省直单位,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平山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几年的积极努力,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放眼全省、全国,与同类型的地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一是经济总量相对偏小,产业类项目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二是全员招商氛围不浓、办法不多,缺少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三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四是城区水、电、燃气等管网陈旧老化,征地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信访矛盾突出。五是人口老龄化压力较大,60周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30%以上,社会养老负担较重。六是个别干部缺乏“敢担当、善作为、勇创新”意识,斗争精神不足,作风建设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平山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实现“十四五”宏伟蓝图的严峻挑战,又面临着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辽宁省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重大机遇。区政府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铆足干劲、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开创新局,确保平山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展示振兴发展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

  今后五年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融入全省“一圈一带两区”[16]区域发展格局,全面贯彻“生态立市、产业强市、人才兴市、惠民富市”发展战略,紧扣“三市四区”[17]发展定位,聚焦加快“五个本溪”[18]建设,深入实施“商贸立区、工业强区、文旅产业兴区”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和社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按照区十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新时代平山振兴取得新突破。力争把平山区建设成本溪市的商务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教育文创中心、钢铁精深加工与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科技服务与电子商务基地和文旅康养产业基地,主要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民生指标增速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产业体系构建新格局。产业结构基本合理,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商贸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钢铁精深加工、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文旅康养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市前列。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加安康、更加舒适,争取实现人口回流。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幅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公民法律素养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智慧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公共安全和应急体系健全完善,社会环境的安全稳定程度明显提升,群众满意程度有较大提高。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坚持“南拓”战略布局,以规划为引领,全面提升城区空间品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全域城市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绿色发展培育新动能。强力推进能耗“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普遍实行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产业发展更可持续。城区宜居环境有较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企业环保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位居全市前列。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4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