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在长春市南关区
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孙冠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克难求成,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受内需市场不振、投资信心不足、金融业核算体系变动严重下拉影响,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5亿元、增长4.5%,规上服务业核算行业营收增长1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剔除不可比因素,区本级财政收入增长10%,部分关键指标领跑城区。
——坚定不移上项目、稳投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我们坚持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引入企业、生成项目、寻求突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个,引入华为伙伴企业43家,楼宇填充率提升至75.1%。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2个,争取债券资金1.3亿元,清南生物、联东U谷等新型工业化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专班解决要素保障问题,推动银河一英里西段、未来礼居等新建项目序时开工,万龙商业地块、“一站一所”等停缓建项目破难重启,华润中心主体封顶,华为吉林总部、南溪智融等重大产业项目完工投产,项目建设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实施的良好局面。
——坚定不移扩内需、促消费,市场活力企稳向好。我们突出以政府补贴、创新场景、提升品质对冲市场低迷影响,撬动居民消费。动植物公园逐梦西游营收超3200万元,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南溪里音乐嘉年华、露营节等活动亮点纷呈,晋升省级特色产业小镇。重庆胡同获评“全省夜间消费集聚区”。万象城“慢闪街区”持续引流,单体销售额达到30亿元。黑熊电商、亲耕农业等新型商贸业加快发展,电商社零额增速达45%。
——坚定不移建平台、育主体,创新潜力加速释放。我们立足资源禀赋,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与中科院长春分院战略合作,联合打造的首个区属科创产业园开园运营,13个新质生产力项目进驻孵化,检验检测、医药研发等相关领域企业落位永春。创新设立科技服务站,配备“科创专员”,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实现4.9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59.7亿元、同比增长30%。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2家、同比增长56%。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89家,较去年增加153家。
——坚定不移抓改革、创品牌,营商环境日益优化。我们全力助企纾困、降本增效,提振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纵深推进“一网通办”改革,400余项高频业务实现“一厅联办”,“税务智能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数据直达基层”获全国推广,“信用+”应用场景连续两年获评“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案例。做实“万人驻(助)万企”,解决用工用能用地等各类问题312个,新增“四上企业”135户,完成“个转企”156家,税源企业同比增长16%,具有活力的市场主体突破7万户。南府德欣4家子公司实体化运营,营收达8900余万元。
——坚定不移拓空间、强功能,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我们攻坚克难、拔钉清障,解决了一批征收、规划、超高土等历史遗留问题。全力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南八一”详规,人民大街东等9个地块启动控规调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0公顷,完成土地出让10宗、40公顷。推进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建设,完成“表土剥离”44万立方米,转运超高土62万立方米,起步区实现净地交付。克难解决创新产业园二期等征收难题,整理交付土地127.6公顷,有力保障人民大街下穿、南四环快速路、南湖中街等重点项目竣工通车。
——坚定不移优环境、重管理,市容品质逐步提高。我们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深入实施十一项“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推动老城“硬件”补短、新城“软件”升级。投入2.98亿元,全面提升139个老旧小区环境,修缮主次街路427条,捆扎落地架空线284公里,改造供水管网11公里,建档立牌排口132个,销号D级危房26栋,扩容施划停车泊位3万余个,新建口袋公园4个,新增绿化面积8.4万平方米,二道街、东岭北街等20条重点街路焕然一新。整改市容环境问题7500余个,持续多年的东大桥早市占道问题彻底根治。聚焦“一区两圈六街”,系统提升净化、绿化、美化等街路管理水平,一体增强停车秩序、占道经营、清扫保洁等商圈管理能力,以点带面推动市容管理上档次、显特色、出精品。
——坚定不移办实事、增福祉,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我们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实施民生实事55件。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清欠农民工工资6252万元。发放各类救助金6485万元,区社会救助事业中心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敬老餐厅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层面全覆盖,环城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区文化馆“非遗进万家”项目获中国志愿服务大赛银奖。成立长外、华泽等6个优质教育集团,区第三、第四实验学校建成投用,扩充学位6070个,公办园在园率和普惠园覆盖率分别提升15.3%和9.6%。吉大二院南关医院挂牌开诊,基层首诊率达到66.4%,医保参保扩面走在全市前列。
——坚定不移防风险、除隐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们始终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底线红线,推动1.2万户经营主体全面纳入网格化管理,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2万项,源头整治“生命通道”2705处,阀管改造实现“动态清零”,“拆窗破网”专项行动在全省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获国家消防救援局肯定,火灾接警量同比下降28.3%。创新社会治理,17类重点人群实现建档帮扶,刑事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5100余户居民房屋确权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3.5%,我区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区”。开展国有资源资产“大起底”,盘活资产5000万元。政府法定债务率始终保持在警戒线内。
一年来,我们从严从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40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八五”普法持续推进,政府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显著提升。深入整改省委巡视、市委巡察、群腐集中整治等督导反馈问题。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府系统基层减负有序规范。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同时,国动、武装、体育、红十字、外事侨务等工作也都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回顾即将过去的2024年,形势复杂多变、发展难中求进、成绩来之不易。我代表区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南关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仍需加强,城市管理水平还需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成效与企业实际感受存在“温差”,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服务品质与群众要求还有差距,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仍存在隐患,少数干部解放思想、担当精神、执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推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