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明年工作使命重大、关乎长远。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和铁岭建设“五个基地”目标,以标准提升为引领,以工业升级、融沈对接、电商赋能、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五个突破”为抓手,锚定产业发展,筑牢民生底线,以项目集聚、特色彰显推动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奋力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全面胜利。
明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经济蓄势赋能,强化招商、狠抓项目,推动发展动力不断集聚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主动适应招商引资新形势、新要求,系统绘制产业图谱,精准识别产业链空白点,持续强化专业招商、平台招商和乡情招商。坚持与“巨人”同行,鼓励引导现有链主企业延链补链、增产扩规,瞄准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开展精准靶向招商,力争淮海集团、千红制药等企业集团在我县投资建厂。强化“亩均论英雄”理念,集中精力招引税收贡献大、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开展“冬季招商百日竞赛”、产业招商会等活动,全年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1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全口径到位内资60亿元。
强化项目建设支撑。全面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健全“谈、签、落、建、产”全周期跟踪服务体系,压实领导包保和项目管家制度,切实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力争全年开复工项目150个,总投资230亿元,其中新建项目60个以上。确保明阳风电新能源装备制造、华文家居等重点项目开足马力、达产达效;推进辽陆港智惠仓储物流园、鲁文预制菜等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抢抓政策叠加机遇,推动“两重”“两新”、化债等政策发挥最大效应。围绕“五大安全”、区域协调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精准谋划包装项目66个,拟申报争取资金不少于20亿元。
(二)聚焦工业“五大工程”,创新引领、优化结构,推动产业发展量质齐升
加快壮大产业链规模。以农产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主导产业和绿色能源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3+1”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做好“四个一批”,即新投产入规一批、企业技改扩产一批、新建项目开工一批、招商签约储备一批,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确保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8家,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5项,通过增量项目拉动产值20亿元以上。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持续壮大优质中小企业规模,支持贵鑫环保、永业实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恒新铝业等5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推动制造业创新赋能。完善三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备案雏鹰瞪羚企业2家。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契机,加快实施高端材料制造技术升级等3个重大设备更新项目。帮助天宇胶业、津达线缆申报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北宇真空、顺维碳纤维研发项目取得新突破。加快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贵鑫环保与中科院过程所共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争创全省绿电园区“先行先试”试点,加快谋划建设绿电产业园,以电价“成本洼地”吸引高端项目落户,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围绕新能源产业积极构建“发电+储能蓄能+装备制造”全链条发展格局。支持辽宁铁岭华电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推动尼尔科达、永达有色等企业与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实施“揭榜挂帅”“带土移植”项目,积极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三)聚焦商旅融合发展,改善供给、丰富业态,推动消费潜能加速释放
推动电商赋能新突破。扎实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和网红小镇建设,积极申报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力争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突破6.6亿元。发挥26个市级电商提升村“店播标杆”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实体店加入“店播”行列。积极推进家居工业互联智造中心电商板块建设,实现以电商开拓市场,以市场服务企业。依托格鲁吉亚品牌直播仓项目打造“电商+保税仓播”跨境电商模式,力争全年销售突破1000万元。鼓励汽车、家电等实体店拓展线上销售业务,落实上级各类促消费政策举措,有效激发大宗商品消费潜力。
推动文旅融合新突破。进一步优化调整旅游规划,推动文化、体育、农业、教育、商务等领域与旅游业深度融合。聚焦红色研学、民俗风情、书画艺术、赛事经济等领域,深耕“铁马”“鸿马”“羊汤节”等特色文旅品牌,精心筹划涵盖全域、贯穿四季的文旅产品。以凡河新区为核心,依托世雅民俗园、印象凡河露营地、熊官屯画家村等6个点位,推出“快乐铁岭东北年”冬季文旅主题活动。积极申报辽宁省文旅强县。
(四)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夯实根基、做优特色,推动“三农”工作提质增效
推进农业高效发展。进一步优化“四大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粮食产量10亿斤以上。进一步总结推广“张庄模式”。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三大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18万亩、保护性耕作20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40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进一步扩大“互联网+农机”应用场景,提高生产效率。推动规模养殖业健康发展,生猪、肉牛、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22万头、7万头和1370万羽。持续提升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入驻率,力争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上。
壮大特色富民产业。积极包装设施农业开发项目,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促进设施蔬菜、食药用菌、山野菜等生产基地提档升级。深挖特色农业资源,持续加强榛子、大米、地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精深加工,通过品类创新开辟差异化发展道路。新增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镇2个、“两品一标”5个。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检验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继续谋划打造一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积极发展认养农业、庭院民宿等乡村特色产业,以点带面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实现集中收集、统一转运、就近利用。完成50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鼓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创新经营模式,积极盘活利用老旧闲置农房,多措并举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
(五)聚焦激发市场活力,优化环境、扩大开放,推动发展沃土深耕厚植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持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力度,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全覆盖,完善“好差评”评价机制,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切实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深化“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巩固拓展“双进双促”、“政企直通车”等企业帮扶工作成果。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加强12345平台管理,完善企业群众诉求闭环办理机制。鼓励企业参与直接融资,序时推进贵鑫环保新三板上市进程。
加快促进开放合作。聚焦“三地一园”建设,纵深推进融沈对接取得新突破。加快铁岭县离岸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实现良性循环。扎实做好九三粮油、诚通国际、多芭安等外贸企业服务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中俄展览会等各类展会活动,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指导奥斯福、金隆达等企业申报外经贸领域扶持资金。主动参与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助力更多企业搭乘中欧班列“铁岭号”。力争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5%。
着力优化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铁南经济开发区发展能级,全面完成省级批复区及其他管控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编制工作,重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完成园区道路、排水、供水、供电、维修等五大类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园区发展形象和综合承载力。加大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确保完成上级下达处置任务,力争盘活园区闲置土地300亩、闲置厂房10万平方米。
(六)聚焦绿色发展理念,城乡共建、综合整治,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全面加强城乡建管。把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方向,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推动城市更新行动,探索打造凡河新区“一路一色”景观道路,补植行道树2105株,绿篱及草花4.5万平方米。继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实施天水河两岸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打造新区夜游长廊。加强城乡精细化管理,按照整齐划一、整洁有序的标准,严格执行企业、商铺“门前五包”制度,丰富完善“人防+技防”手段,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巡检整治行动,持续提升凡河新区、铁南园区、各乡镇主街以及国省干道沿线等重点部位环境面貌。多管齐下加强物业小区管理,调解矛盾纠纷,提升服务品质。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善农村路网建设,新改建、维修改造农村公路及“一事一议”村内道路190公里。
纵深推进生态治理。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剩余任务整改和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抓好西小河等重点河段治理,保障国省断面水质达标。积极推进王河综合治理。编制完成铁岭县空间均衡水网规划。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推动凡河新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按时竣工。强化秸秆焚烧管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安装煤改电清洁取暖设备4085套,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扎实推进危险废物及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彻底消除环境隐患。做好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扎实推进国土绿化。持续推进国储林项目。
(七)聚焦保民生惠民生,增进福祉、兜牢底线,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全力办好2025年10件民生实事。强化就业服务,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功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0人。落实“辽北英才”计划,对县域重点企业全职引进域外高层次人才给予补助。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4户。全面落实各类民生保障措施,兜紧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采取多种方式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增收高于5%,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发展优质教育,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争2025年中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铁岭县中心医院内科综合楼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大力实施文体惠民工程,积极筹办惠民展演20场、各类体育赛事10项。依托凡河画院、县剧团持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弘扬和传播铁岭特色传统文化。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进一步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保证重大事故隐患持续动态清零。发挥“智慧公安”科技作用,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持续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始终保持对严重违法犯罪的强大攻势。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力争去省进京访减量退位。深化国防动员与双拥共建,巩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完善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扎实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聚焦政府自身建设,转变作风、增强本领,推动行政效能全面提升
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不折不扣落实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从严从实抓好省委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
持续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提升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治理效能。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强化执行力、提高创新力、增强凝聚力,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和水平。坚持“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持续运用“一线工作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纠“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持续加强廉政建设。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不断提升“三不腐”一体推进的综合效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不放松,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和一般性支出,兜牢“三保”底线,确保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处。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创业维艰、奋斗以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坚决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收官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铁岭县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