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康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18日)

  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工作的谋划之年,也是“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战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决扛牢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责任,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产业发展与转型、城乡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在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在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实施重点项目“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跨越式发展。

  高水平谋划项目。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特别国债、专项债及各类专项资金扶持领域,聚焦“两重”“两新”“三大工程”等重大政策,常态化储备项目不少于100个、资金不少于60亿元,力争全年争取上级资金达到20亿元以上。

  高质量招引项目。紧盯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围绕清洁能源、生物化工、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文体旅等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全年签约项目不少于85个、落地项目不少于30个,实际到位内资不低于30亿元、实际到位外资不低于1800万美元。

  高效率推进项目。紧盯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落实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包保服务机制,围绕项目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定期会商解决各阶段堵点难点问题,确保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不少于100个,新开工项目不少于50个。

  (二)坚持协同发展、量质并举,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思路,加快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推动实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提高现代农业竞争力。全力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辽宁省特色农业县。坚决扛牢维护粮食安全重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39.66万亩以上。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48.15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4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18.62万亩。落实品牌建设行动,支持官宝大米、寒富苹果、康平平菇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镇7个。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牧原、新希望数字化智能养殖改造,支持恒生生物申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推动小城子肉鸭养殖基地竣工投产,三台子畜牧场肉鸭养殖基地、每篮美菜工厂化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开工建设。

  增强工业经济拉动力。壮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确保电建、华润、国能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推动蓝剑密码云算力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深入谋划千村万乡驭风行动,开展风电等容替换、离网开发利用工作。全力推动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产业发展等工作,推动一批绿色能源、生物制造、生物新材料、精细化工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引导塑编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级,力争绿钒储能电池、中寰柔性石墨双极板等储能材料项目尽早开工。

  释放现代服务业新活力。持续提升品牌体育赛事影响力,高水平承办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中国运动风筝联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高标准举办卧龙湖马拉松、沙漠汽车越野拉力赛等品牌赛事,探索引入专业集训、体育培训等相关产业,错位打造独具康平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打造文旅特色活动品牌,高质量举办冬捕节、观鸟节、登山节等节庆活动,因地制宜筹办稻蟹节、采摘节、杏花节等农事体验活动,持续提升康平对外美誉度。加速商贸业提质升级,推动卧龙湖假日酒店二期建成营业,支持金街、步行街、辽街发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商业业态,打造文旅微市集等夜经济打卡地,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加快发展直播电商,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一站式”直播电商基地,鼓励开展产品原产地、种养基地自播走播活动,促进“直播+”“短视频+”模式在乡村场景应用。

  (三)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在激发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转型的“关键一招”,用改革破解难题,用创新打开局面,加速汇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步伐,试点开展“三项制度”改革,支持国资公司冲刺AA主体信用等级。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持续巩固农村“三资”清理整治成果,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入推进开发区改革,推进“管委会+平台公司”改革,发挥市场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运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开发区在省级考核中晋位升级。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持续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雏鹰”企业1家以上、瞪羚企业1家以上。优化创新组织体系,强化与大连化物所、北京化工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力争在化工领域落地一批中试基地、应用验证平台、孵化创新基地,支持南方科大沈阳富莱联合实验室实施液流电池领域科技专项。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亿元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审批效率,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推动申请材料100%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打造高效、便捷、智能的政务服务新体验。强化涉企服务,持续开展亲清会客厅、营商监督员等活动,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订单等难题。推动民诉快办,用好12345疑难诉求办理联席会议制度,推进“12345进社区”向农村地区延伸,完善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治理模式,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及时解决。

  (四)坚持生态优先、治理有效,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统筹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康平。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坚决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实施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小流域治理、万亩松景区提升改造等工程,探索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入市交易。强化卧龙湖综合治理,推动卧龙湖生态修复工程尽快获批,实施河湖岸线保护修复、水系连通、清淤疏浚等系统治理工程,打造全国水资源紧缺地区“母亲湖”保护复苏样板。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侵蚀沟治理项目,推动辽河干流康平段防洪提升工程年内竣工,不断提高辽河河道防洪能力。

  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扎实做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减煤、降尘举措,重点整治低矮面源污染问题,保持空气质量全市最优。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深化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确保八家子河省考断面、秀水河市考断面稳定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力争达到Ⅲ类水质。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保持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打造无废城市标杆。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稳定域内煤矸石全量利用水平,推动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开展粉煤灰废弃矿坑回填工作。推动农业废弃物综合化处置,持续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途径,全力争创国家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做好生活固废集中化治理,推动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提升中水资源化利用率,启动中心城区中水利用工程,逐步实现中水利用全覆盖。

  (五)坚持内外兼修、精细建管,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持续推进城市开发,推动幸福里二期、滨湖翰林华府交付使用,全力争取城中村改造政策解决棚改遗留问题。完善城市路网框架,改造滨湖四街、腾飞路西段2条市政道路,翻新含光街北段、中心街北段等7条人行道,持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强化城市管网建设,实施城北明渠强排站、城区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等排水管网工程,启动孔家污水处理厂设备更新等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提升改造供热管网5.41公里,实施120栋住宅楼管道燃气接驳工作。

  聚力建设和美乡村。扩大“三美”建设成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和美乡村20个。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全力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维修新建农村公路235.6公里,推动康小线、东五线晋升省级公路,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危房应改尽改。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重点整治畜禽粪污入河、生活垃圾乱倒、建筑垃圾乱堆等问题,推动农村环境持续向好。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抓好城市洁化,扩大机扫作业覆盖范围,高标准做好街路清洗、垃圾清运等工作,推动厨余垃圾上门收集率达到100%,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抓好城市绿化,加强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启动小游园、微景观等口袋公园项目,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缓解停车矛盾,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社会停车场,逐步规范静态停车秩序。提升管护工作信息化水平,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监控平台建设,实现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政设施24小时实时在线指挥调度,让城市管理更高效、更精准。

  (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出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提升社会保障均衡性。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用足用好各级衔接补助资金,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落实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稳岗就业等帮扶措施。扎实开展“舒心就业”,平稳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持续做好“双拥”工作,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城镇就业17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6000人以上。优化升级“品质养老”,全面改造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县级公办养老机构,推动养老服务站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切实织密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特殊群体帮扶力度,持续提升居民医保参保率,陆续筹集资金解决机关事业人员养老保险欠缴问题。

  提升公共服务便捷性。稳步推动“幸福教育”,与东北育才、和平一校等市内名校开展名师联合培养和骨干教师领航工程,推进23所学校改扩建及消防改造工程,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深入推进“健康康平”,继续开展县域医共体项目建设,深化与北部战区总医院、市四院、市六院、市口腔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合作,打造省级重点学科5个、市县一流临床重点专科6个。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实施好精品文化工程,推动县博物馆完成竣工验收、晋升国有博物馆,县文化馆晋升国家一级文化馆,加快全县文体场馆改造步伐。

  提升社会治理实效性。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整合公安110、雪亮工程等各类监管平台,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体化运行,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保持安全生产向好态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消防、电动自行车、居民燃气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重点工作,推动西关消防站投入使用,完成三台子病险水库销号。维护社会治安和谐稳定,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对“村霸”等农村恶势力严打高压态势,推动刑事案件发案率、命案发案率实现“双下降”。

  (七)坚持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牢记为民宗旨,严格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政府工作取得新成效、展现新作为,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升“政治三力”,做绝对忠诚的表率、干事创业的先锋。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及省市决策部署,抓好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

  把依法行政贯穿始终。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治理职能。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把责任担当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力争一流的工作标准,全员参与、全面行动、全力推进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形成主动寻标对标、奋力达标超标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聚焦重点深化改革攻坚,聚焦短板精准发力施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保障改善民生,真正做到“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把清正廉洁融入本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加强审计监督,推动领导干部依纪依规履职行权。树牢常态化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源和财力更多用在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没有退路就是必胜之路,实现目标就是唯一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锚定目标、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奋力谱写新时代康平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118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