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襄阳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

四、强动能,深化改革创新科技

  继续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建档信用贷款。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为平台,抓好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切实为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五、强质效,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持续推进农业减量化增长;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农业与工业、旅游、康养、电商等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实施兴村富农战略,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支持农民发展规模种养、初级加工、体验农业、中间服务。

六、美乡村,全域推进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聚焦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产业兴村、旅游活村,完善乡村治理,推进乡风文明,实现由点美向线美面美拓展、由颜值向气质品质提升。

  展望2035年,全市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显著标志:旱涝保收、高质高效、优质多样、生活便利、乡村美丽、移风易俗。基本目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面建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改革驱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强市;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农民收入迈上新台阶,各项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高素质农民队伍基本形成,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农民生活更加美好,共同富裕取得长足进展。

表1  “十四五”襄阳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主要指标

第三章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始终绷紧抓“三农”稳大局这根弦,稳字当头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特别是稳产保供这个关键,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决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稳定粮食生产

  守住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底线,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粮食生产基础地位不动摇,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严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开展耕地种粮情况监测评价,建立粮田设施管护机制,确保各类粮田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第二节  保持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

一、保障畜禽产品稳定供给

  围绕优化养殖产业和布局、推进现代生态养殖业发展总目标,稳定发展猪、禽产业,突破性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大力发展特色畜牧。进一步优化养殖方式,通过适度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路径,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牢牢守住动物疫情防控防线,加快构建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养殖健康、高效生态的现代养殖业新型产业体系,推动畜禽养殖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特色水产发展

  严格落实汉江“十年禁渔”管控要求,加强汉江野生鱼类人工驯化,推动汉江经济鱼类规模化繁育和标准化生产。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水产种业提升行动等“五大行动”,加快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有序发展大水面增殖渔业,推广池塘工厂化生态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绿色养殖模式。

三、满足“菜篮子”产品供应

  按照多样化、市场化、安全化需求,持续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以设施蔬菜、冬春喜凉蔬菜、高山蔬菜、水生蔬菜和食用菌五大优势特色蔬菜为主,积极发展品种独特、品质特殊和区域特定的产品,逐步形成品种互补、熟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布局。

第三节  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打好汉江“十年禁渔”持久战

  坚持“为当代计,为子孙谋”,打好汉江“十年禁渔”持久战。全面贯彻落实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安置保障各项政策,确保退捕渔民退得了、稳得住、不反弹。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涉渔“三无”(没有船名号、没有船籍港、没有船舶证书)船舶,持续巩固“四清四无”(清江、清湖、清船、清网和无捕捞船舶、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大排查成果。稳步提升渔政执法能力,加强渔政执法机构队伍和装备建设,加快汉江智慧渔政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合作机制,强化跨界水域渔政执法联勤联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加大市场清查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水产品采购、销售、加工合法来源凭证制度,构建“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新格局。

二、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一)优化种养业结构

  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加快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推动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发展青贮玉米等饲料作物,适度推进粮改饲,扩大优质蔬菜面积,发展设施渔业,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生猪产业链和肉牛养殖基地。突出特色产业扩面增量,推广“稻虾共作”等绿色高效种养模式,加快现代茶产业发展。

  (二)发展生态健康养殖

  组织引导全市畜禽养殖企业争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对接省级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切实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大力推广稻虾、稻鳖、稻蛙等“双水双绿”种养体系。

  (三)加快发展节水农业

  以小麦、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等为重点,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方向,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开展节水耐旱稻试验示范,推广水稻精准控水技术。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5。推广深耕深松、沟垄耕作、覆盖保墒、化学节水剂应用等多项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促进全市节水高效旱作农业发展。认真实施好土壤墒情监测,发布土壤墒情监测信息。

三、加强农业污染防治

  (一)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深入开展有机肥替减化肥行动,实施好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示范工作,系统总结技术规程、推广模式、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和技术模式。积极引导农户施用专用复合肥;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精准施肥示范点,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到2025年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围绕化学农药使用减量目标,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精准施药水平,促进减量化增效。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加大农药监管力度,坚决打击违规销售和使用禁限高毒农药的行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zxguihua/huazhong/2022-05-03/275.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