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影响分析。规划项目选线或选址如离水源地太近,将会对水源地持续供水产生影响,如有路线通过桥梁跨越河流时会阻断或者阻碍水体水流状态,影响水体正常自净。项目施工期间机械设备产生残油废油、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不利影响。项目建成运营期间,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产生生活污水等也会影响周围水环境。
声环境影响分析。主要包括规划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沿线居民和动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属于暂时性影响。项目在建成运营期间,主要是机动车辆行驶、飞机起降等产生噪声和振动,且这种噪声会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而增大。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主要包括规划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在运输、装卸和搅拌过程中引起的扬尘和沥青搅拌、铺设产生的沥青烟气及施工车辆和机械在运行中排放的污染物等对空气造成污染。运营期间,沿线服务区、养护工区等使用的锅炉和车辆行驶排放的有害气体也会长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二)预防措施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规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穿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合理确定交通发展规模,在项目布局和方案选址阶段,通过改造、扩容等手段提高交通设施的资源利用,减少对土地特别是耕地的占用,对于占用基本农田和基本草原,应按照国家规定,做好补偿。对沿线需要征地拆迁搬迁,尤其涉及少数民族居住区时,应做好沟通协调,合理征地、妥善拆迁,维护社会稳定。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应用,采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运输装备,提高运输装备使用效率。推动公交优先发展,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坚持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严格执行国家和部省市生态保护相关政策。合理设计项目线位走向和场站选址,避绕水源地、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施工等临时用地应及时进行植被修复,高填深挖路段应及时做好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做好沿线绿化和公路边坡复绿的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同时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加大项目污染防治力度,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施工阶段采用新工艺、新材料,设置绿化隔离带、声屏障等防治措施,降低交通噪声污染。
提升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管理能力。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要求开展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执行交通建设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验收环节的管理,做好规划项目工程环保设计、工程环境监理和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监测,开展运营工程的环保后评估工作,加强对规划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和评估项目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总体评价
本规划在实施期间,将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个别项目可能会影响到重要环境敏感区,在具体线位选择和工程建设时应予以重视。通过严格落实评价提出的各种保护方案,避让生态环境敏感区,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和减轻居民生活不利影响的前提下,从环境角度考虑,枞阳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可行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规划实施
规划实施过程中建立多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交运局、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应明确权责分工,确保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建立交通规划的全过程管理机制,落实监督机制,加强规划执行过程中的动态追踪,及时把握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规划和相关政策,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优化完善交通运输决策咨询和协调机制,引入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社会公众等广泛参与,充分代表民意,形成全社会关心交通发展、参与规划实施和共同做好监督的良好氛围。
建立完善试点工作机制,结合公路网络、水运航道、枢纽场站等各个子行业的特点,开展农村物流等重点示范工作,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行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县道路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根据重点任务的难易程度、紧要程度、现实基础等情况等因素抓紧将重点任务进行年度分解,搞好年度计划,设置年度目标,编制年度计划报告,重点追踪关键性指标完成情况。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跟踪分析和绩效评估,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二)创新融资渠道,强化资金支撑
紧跟宏观政策动向,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体制,抢抓国省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机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撑。强化主体责任,加大地方财政性资金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协调争取上级购车税补助资金,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 PPP 模式参与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探索通过沿线土地收益、资源开发收益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监管,有效防范交通债务风险。
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的投融资管理体制,以创新为驱动,进一步创新拓宽筹融资方式和渠道,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省级与县级的关系,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积极用好各方资源,发挥市场配置功能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交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将有限的资金花到刀刃上,有的放矢,使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切实为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和“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提供长期、稳定、低风险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强化科技创新,增加发展活力
鼓励和引导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引导高端化、智能化的先进运输装备推广应用,协调争取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配套资金,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化建设,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协同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同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建设智慧绿色平安交通中的引导作用。
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以高水平开放打造合作发展新优势,以新基建赋能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加快产学研结合,用新技术为传统交通运输赋能,强化交通运输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创新,谋划新举措、建立新机制、探索新路经、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业态、提供新产品、引导新消费,推动枞阳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附表1:
枞阳县“十四五”建设项目规模汇总
序号 项目类别 建设规模 “十四五”
投资(亿元)
单位 数量
一 公路 公里 692.2 79.0
(一) 高速公路 公里 71.0 52.6
(二) 普通国省干线 公里 38.5 15.0
1 国道 公里 19.9 8.0
2 省道 公里 18.6 7.0
(三) 农村公路 公里 582.8 11.4
二 水运 26.4
(一) 航道 - - 18.0
(二) 码头 个 3.0 8.4
三 枢纽场站 个 8.0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