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电商服务新平台新模式培育。围绕绿色新材料、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集信息展示、电子交易、电子结算、贸易融资、现代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平台。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接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省级跨境电商园区,鼓励企业试点线上对外贸易平台。促进第三方中央厨房、新零售产业等新业态培育,打造示范性电商项目,推进智能家居、特色食品等重点行业电商平台构建。进一步引入直播经济、体验经济、网红经济等多类新模式,支持企业探索与抖音等短视频媒体企业试点合作,同时通过营销体验、直播带货、微商等方式,扩展线上产品宣传,加速网红经济和电商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依托“宣州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基础及特色农产品优势,打造“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网商+产业”的电子商务生态圈,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创业增收。
2、智慧物流
加快引进、推广支撑技术及智慧物流技术,推动快递物流、粮食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农副产品物流及城市配送物流等细分产业领域向智慧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平台化方向发展,加快综合保税区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构建。大力发展镇乡村物流共同配送,加快发展产地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到2025年,力争打造1家以上以智慧物流培育发展为主要特色的省级物流集聚区,积极争创省级物流示范园区。
加强智慧物流技术推广及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支撑技术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全程追溯与质量控制,为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等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引进、完善仓储优化、智能调度、最后一公里及智能终端等智慧物流技术,加快应用供应商库存管理、多式联运、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决策支持、快速反应等技术。
加快智慧物流载体平台搭建。进一步优化建设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及货物配载平台,招引阿里巴巴等平台型企业,为中小企业物流业务的顺利开展搭建智慧物流应用服务平台。制定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格式和接口,实现平台与行业、企业之间以及平台与政府等管理部门信息化系统的信息数据共享。以宣城高新区及宣州经开区为试点,建设园区智慧物流平台,优化物流配送网络。积极对接申通快递(宣城)智慧物流产业基地项目,加快实现快递分拨、云仓配送、电商孵化、大数据等功能一体化,进一步推动快递物流、粮食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农副产品物流及城市配送物流等细分产业领域供应链协同及智慧化升级。
支持综保区打造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借助市区共建综合保税区契机,进一步优化政策举措、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引进中储智运、百世优货、准时达等龙头企业,构建聚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物流、商品交易、支付结算、融资等各类数据元的第三方数字化供应链公共平台,实现分拨配送、保税仓储、保税展示、保税维修等业务的“无人化”及“智能化”,为企业提供便捷大通关平台的同时,对各环节进行高效运作和管理,降低企业物流仓储成本。
大力发展镇乡村物流共同配送。支持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揽件,建立完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在整合县域电商快递基础上,搭载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物流快递统仓供配。推进邮快合作下乡进村工程,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数据互联 。
加快发展产地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推进以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和田头市场为核心的产地市场建设,认定一批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提升价格形成、信息服务、物流集散、品牌培育、科技交流、会展贸易等功能。加快推进田头市场建设,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以农产品主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位基础,促进流通节点有效衔接,完善跨区域产销链条。
3、文化旅游
以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休闲化为导向,融合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打造“长三角生态文化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促进文创衍生品、文化艺术创作、创意设计等细分领域发展,打造特色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到2025年,力争实现接待旅游总人数2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80亿元,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取打造1处以上创意文化服务集聚区。
促进“文化遗产+文化体验+文旅商品”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激发敬亭山诗歌文化、宣笔制作技艺、皖南皮影戏等宣州历史文化资源,以唐宋朝诗歌文化、扬子鳄自然遗产两大面向国际的文旅名片为主导,重点塑造“诗山鳄湖,醉美宣州”文旅品牌,大力发展诗山休闲、诗歌研学、诗文交流、诗意度假和扬子鳄科普研学、自然教育、亲子休闲、国际交流、遗产保护等细分领域,同时推进敬亭山+宣酒小镇、安徽扬子鳄争创国家5A级景区。鼓励敬亭山、宣酒小镇、宛陵湖等重点旅游景区设立旅游文化演艺中心,将诗歌文化、文房四宝文化与实景演艺、舞台表演相结合,开展具有长三角影响力的文化主题演艺活动。
推动农旅融合专业化、科技化、经营化发展。推进水东古镇、龙泉洞、孙埠老街等区域乡土民俗文化特色挖潜,进一步优化通津村、嵇村、前进村、金龙村、天竺村等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企业,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发展,培育一批以民俗体验、文化赏鉴、运动健身、美食养生、摄影采风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村,带动农民就近创业就业。促进体旅融合、林旅融合、水旅融合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优化提供康体运动旅游、体育赛事旅游服务,开发森林旅游业态,打造以水为载体的生态型旅游产品;推动皖南川藏线宣州段、官塘湖、金宝圩、峄山森林公园、红旗水库、南漪湖长三角康养基地等地水乡观光、古圩寻踪、河鲜享味、绿道骑行、滨水度假等主打产品建设。
加强工旅、医旅、商旅等城市休闲旅游业培育。鼓励夜间经济、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发展,丰富酒吧、茶吧、购物、滨水夜游、演艺等夜间旅游娱乐项目,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等层面加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整合。加强工业旅游培育,依托宣城高新区、宣州经开区、工业集中区等产业载体,探索开发一批具有科技示范、工艺展示、旅游购物为主题的工业旅游项目。围绕敬亭山、谢朓楼、宛陵科创城、文房四宝一条街等重点区域,形成美食购物、名胜古迹、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生态环境、科工产业等城市休闲产品。
基于群众文化开展节庆活动与文艺创作。加大宣州地域文化类节目的比重,结合本地群众文化及冬季乡村旅游特色,提升“宣州之声”群众文艺汇演、乡村春晚系列文艺活动水平,创新策划新型文创节庆活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优化文化乡村文化服务供给。开展文化艺术创作,积极参与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国家精品创作扶持项目,鼓励本地特色戏剧创作、艺术传播交流推广创作等;配合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创作具有示范性、引领性作用的原创精品,推动中国价值观念、宣州文化底蕴的弘扬与传播。
依托传统文化推动文创衍生品发展。基于宣州在中国文学史、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加大对于民间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力度,打造宣州文化新品牌。积极利用宣州诗歌文化、农业文化、水乡文化、民俗文化、中药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结合文房四宝之乡的历史文化内涵,重点发展以诗歌文化为依托的影视、音像等文创产品,支持民俗文化衍生品、红色文化衍生品等文创衍生品的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