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郎溪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充分考虑郎溪县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和更好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源头严防、过程监管、后果严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区域协同,精细管理。充分考虑本县各乡镇的特色资源、生态本地、产业结构、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差异,实施分类管理,坚持“三个治污”,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抓手,带动全县环境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紧紧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推动落实。坚持群策群力,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节 总体目标

  推进高水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到2025年,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现状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主要生态环境指标保持不断优化,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取得新突破,环境风险管控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制度和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美丽郎溪”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展望2035年,高水平建成生态绿色工业强县,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实现“美丽郎溪”建设目标。

  第四节 指标体系

  按照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结合宣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从郎溪县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和需求出发,拟定规划指标包括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共四大类十六项主要考核指标,具体指标详见表1。

  表1 郎溪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现状值 2025年目标值 指标属性

  环境质量 1 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 μg/m3 35 34 约束性

  2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87.5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3 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100 100 约束性

  4 城市黑臭水体比例 % 0 0 约束性

  5 地下水质量V类水比例 % 0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预期性

  6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 / ≥30 预期性

  7 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比例 化学需氧量减排量 万吨 已完成减排任务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氨氮减排量 万吨

  二氧化硫减排量 万吨

  氮氧化物减排量 万吨

  应对气候变化 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 % /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9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比例 %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10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 %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预期性

  环境风险防控 11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 暂无受污染耕地 ≥94 约束性

  12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 % / 有效保障 约束性

  13 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 % 0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预期性

  生态保护 14 生态质量指数(EQI) - / 稳中向好 预期性

  15 森林覆盖率 % 35.06 35.5(36.5?) 约束性

  16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平方千米 正在优化调整 不降低 约束性

  备注:①序号2,2020年受疫情影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明显好于往年平均值;②序号3,2020年现状值为“十四五”2个国考断面的水质优良比例;③序号7,[ ]中数据为5年累计数;④序号16,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025年目标值以优化调整后公布的数据为基准。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举措

  第一节 凝心聚力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结构优化调整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进实施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产业化示范工程,围绕“一地六县”市场需求及供给结构,发挥“一地六县”产能联动优势,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全力打造成套及特种设备、电梯及零部件、汽车内饰及零部件“三位一体”的绿色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打造新型产业链,努力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绿色生产方式。

  持续深化苏皖合作示范区、青浦郎溪产业园等“园中园”发展。以“高、新、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打造郎溪经开区东区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及特色产业板块,培育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持续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钢铁、铸造、建材、化工、电镀、造纸、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重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开展行业、工业园区和企业集群整体审核模式试点。以生态环境整治倒逼、引导、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加快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进存量“两高”项目技术改造提升。继续控制重污染产业新增产能,依法依规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防止“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或异地转移。

  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推动煤炭消费指标向优质高效项目倾斜。逐步削减民用散煤和农业用煤消耗量。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烘干、烤烟、畜牧业生产设施等领域的散煤治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生产、销售、使用散煤全部清零。稳步推进天然气替代煤炭消费,加快炉窑煤改气、煤改电,推进工业用能低碳化。不断降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铸造等行业综合能耗,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推动工业园区和企业广泛使用光伏、光热、热泵,加快建设郎溪经开区分布式能源,提高生产过程中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推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围绕构建皖苏浙交汇省际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积极推进宁杭高铁二通道、宁杭高速二通道规划建设,建设立体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提升水路、铁路货运量。着力推进水运扩能,加快实施定埠综合码头二期工程、郎溪广利川码头等水运设施建设,建成以定埠港为节点枢纽、通过梅渚河航道、碧溪河航道衔接芜申运河的高效内河运输体系。加强与南京禄口机场和芜宣机场对接,进一步承接南京和芜湖对郎溪的经济辐射,协同推进郎溪白茅岭通用机场建设。大力发展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式联运,建立定埠港临港产业园,发展临港物流业和出口加工业,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综合货运枢纽建设,鼓励传统货运场站向物流园区转型升级,鼓励货运企业进驻园区,建设绿色物流体系,更好地接轨“一地六县”。倡导绿色出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换乘体系,加快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机关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到2025年,郎溪力争实现物流与沪苏浙无缝对接,形成多式联运、外联内畅的水陆空综合物流“生态圈”,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物流枢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6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