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使用工作,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持续完善“两卡制”工作。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推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制度相衔接。强化功能布局与分工协作,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首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分流公立医院普通门诊。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药品供应和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健全覆盖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有效配置医疗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薄弱环节集中,实现人人享有安全、高效、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逐步优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促进医共体全县覆盖,鼓励县级公立医院与省内外三级医院建立多种形式的医联体,通过设立延伸门诊、延伸病房、发展远程会诊等方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真正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争取到2025年,县域内就诊率(住院)达到90%左右,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着力加强中医特色,彰显中医优势。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立包括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诊所等。开展“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推进将利辛县中医院打造成皖北知名中医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以治“未病”为突破口,逐步建成县域中医诊疗中心。创建优势突出、疗效显著、社会公认的中医(专病)专科,着力培养省级、市级知名中医。积极推进医疗、保健、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六位一体”的中医药联动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以健康养老、养生保健、慢病康复、健康旅游等业态为重点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师分类管理制度。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成果,规划期内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全覆盖,其中100%的中医科建设达到标准化;万人口中医床位数、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五)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增强县级公立医院诊疗能力。推进县医院建设成县域综合医疗服务中心,县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建成平战结合型医院。鼓励社会力量办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创办高起点、有特色、上规模的医疗机构。优先考虑由社会力量创办或运营有关医疗机构,并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支持向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购买服务。推动长三角医疗卫生事业合作共享,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机制,加快引进高水平医疗团队和专业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共同打造健康长三角。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高层次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为核心,大力引进培养高学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积极申报省级、市级临床重点学科暨学科带头人项目,推动高水平临床专科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现有人才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力争送出去一个人,学成回来一个人,带动提高一批人。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重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一批适宜人才、吸引一批优秀人才、留住一批合格人才。提高乡村医生收入,促进乡村医生逐步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鼓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完善基层医生队伍福利保障,根据核定任务量和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的考核结果等给予财政补助,继续对偏远地区乡村医生加大补助力度,引导专业医疗人才向基层和贫困地区流动,增强基层医护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三是大力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做好全科医生特岗工作,为辖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双向转诊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健康管理等全科服务,到2025年全县每万人全科医生达到2-3名。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以培养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精神卫生、应急救治等专业人员为重点,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岗位管理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管理。开展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尤其是基层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大力培养卫生应急、卫生监督、护理、儿科医师、精神卫生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强专科护士和社区护士培养。
提高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功能,全面建设中心卫生院临床、实验室、医学影像、医院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推动智慧医疗+互联网发展。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通过对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整合,初步建成覆盖全县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到2025年真正实现区域内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待遇。持续扩大各项医疗保险覆盖面,继续推进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和年度上限逐步提高,大病报销参保率逐步提升,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政策性报销比例,确保新农合政策进一步落实以发挥最大效益,到2025年,城乡两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维持在99%以上。加强相关单位的协调与沟通,配合医保部门加大对全县医疗机构监管力度,严惩过度医疗、挂床住院和套、骗医保基金行为,确保医保资金安全。
专栏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工程
——建设利辛县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推动建设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打通县乡村三级医疗信息化数据,整合公共卫生妇幼资源,解决医疗信息孤岛问题,做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助力紧密性医共体和医改工作。
——提升县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计划:新建利辛县人民医院应急综合楼,建设急救中心大楼、住院楼、门诊楼等,规划期末床位达到1600张;新建利辛县第三人民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建设门急诊楼、住院楼,后勤楼等,规划期末床位达到1000张;新建利辛县中医院新区,建设门急诊楼、住院楼、基本公共卫生楼,后勤楼;在现有四所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中增加床位至3250张。
——补齐公共卫生机构短板:加强县域基本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关镇仁和路东侧新建利辛县妇女儿童医院,增设儿科临床科室,规划期末床位达到150张;新建利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占地面积23亩,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
——乡镇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继续落实阚疃镇、永兴镇、中疃镇、汝集镇、王市镇、纪王场乡、西潘楼镇七个乡镇卫生院的整体搬迁续建工程;新增四个乡镇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张村镇、望疃镇、巩店镇、孙庙乡),建设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楼等基础设施;改扩建王人镇的中心卫生院,新建外科病房楼,配齐中心卫生院检验、影像、心电、脑电、病理等医疗设备,促进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向中心卫生院集中,提升中心卫生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