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二)打造高品质的花园乡村

  守护好山水生态底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深化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推行山林绿化、水体净化、村庄洁化、田地无害化、资源循环化,推进山水空间整体保护、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100%。推进“一村万树”示范村创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开展美丽河湖建设。保护开发好溪、新建溪、永安溪等重要水系生态廊道。完善县域绿道、风景道体系,实现全县域绿道、风景道互联互通。

  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推进农村星级公厕创建,推行农村公厕管理“所长制”。以农家乐集中村、人口集聚村等为重点,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分类投放要定时、分类收集要定人、分类运输要定车、分类处理要定位”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成并投运静脉产业园,建设“无废农村”,探索建设“零碳”乡村。推行“三大革命”标准化建设和长效管理,探索城乡一体的人居环境管护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洁美乡村”创建,完善全域洁净成效管护机制,推动“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到2025年,实现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7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100%,保持建制村垃圾分类治理100%覆盖率。

  彰显乡愁浓郁人文乡村。坚持以文化铸魂,深挖乡村人文资源,保护文化根脉,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保护机制。加强农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古树名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古村落的集群优势,开发利用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古村名匠,传承非遗技艺。深入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传承,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文化乡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保障,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建设现代化农村配电网。推行燃气下乡,稳步提高行政村覆盖率。深化农村“三线”整治,切实整治乡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私拉乱接和违章交接、搭挂现象。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到2025年实现139个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完善基层防汛抗台、农村消防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三)加快推进未来乡村建设

  完善乡村智能化设施。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换代,完善无线网络、网络光纤、5G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光纤网络、4G和5G网络协同全覆盖,基本实现农村100M以上接入能力。推动乡村快递、交通、电力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电网改造、数字终端提升、快递进村入户、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推进乡村数字化发展,利用省级数字乡村云平台,健全乡村数据资源目录和标准规范,建立数据共享模型,建成资源环境、社会事业等10大类数据库。

  开展未来乡村先行示范。启动未来村庄建设,围绕构建未来乡村人本化、生态化、数智化、共享化、融合化价值取向,凸显数字化改革重点,打造未来邻里、文化、健康、低碳、生产、建筑、交通、政务、治理、党建等十大未来场景,建设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具有未来元素、彰显缙云特色的“五化十场景”新型乡村。开发未来乡村数字服务应用。以仙都、壶镇、新建、舒洪、东渡等乡镇(街道)作为未来乡村样板区,争取列入省级试点。到2025年,打造15个未来乡村样板。

  (四)加快发展乡村美丽经济

  创新发展乡愁产业。推动乡愁资源活化、转化、产品化、市场化,加大缙云特色小吃产业、乡土特色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优质化、品牌化建设。传承传统的缙云“乡愁”味道,以缙云烧饼、缙云爽面、缙云麻鸭、土蜂蜜、南乡馒头、缙云菜干等为依托,打造缙云乡愁地道美食打卡胜地,扩大缙云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乡土特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转化,完善旅游景区、旅游集散中心、交通集散区、历史文化街区、城镇商业街区等游客密集场所缙云名特优新农产品销售点,促进生产与市场有效衔接。深入挖掘耕读、红色、婺剧文化,打造具有个性化、品质化、场景化等高附加值文化体验产品。大力发展夜游经济,打造“夜食、夜游、夜赏、夜娱、夜宿”五位一体的乡村夜景和产业形态。

  加快推进村庄经营。推进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经营融合发展,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鼓励村民、村集体、社会各界人士以众筹、入股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美食推广、民宿经营、物业服务、文创研发等乡村建设项目。搭建乡村经营平台,引培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运营师等新型经营人才,鼓励支持专业运营公司或团队参与景区村庄经营。发展乡村共享经济,探索组建村庄联盟抱团发展,实现资源联合、经营互动。推动绿道经营,带动沿线美丽经济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绿道IP,形成一批省内知名的绿道风景带。

  专栏五 花园乡村迭代升级行动

  1、实施“增花添彩 花开缙云”创建行动

  按照“一村一特色”要求,深入推进花园乡村建设,深化花漾庭院、花貌村居、花韵风情线,打造美丽小镇、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美丽绿道、美丽田园、美丽村庄、美丽园区、美丽渔场、美丽牧场、美丽林相,积极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打造乡村绿化美化升级版。

  2、实施乡村风貌“微改造、精提升”行动

  推进村庄有机更新,保存农村特质风貌,加强对村庄空间梳理、外立面改造、业态植入、设施提升、功能完善等。加强新建农房控制,推进通用图集全覆盖、带方案审批全覆盖、按图施工全覆盖、竣工验收全覆盖。做好搬迁撤并类村庄建设和特色保护类村庄的统筹保护工作,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

  3、打造“数字乡村一张图”

  依托现有数据库资源,集成基础资源一张图、产业主体一张图、特色小吃一张图、美丽乡村一张图、精品民宿一张图等,连接连通散落在乡村各个领域的物联网、监管平台等,形成全方位管理的“智慧三农”数字地图。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开展先行先试,集成应用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村,探索缙云乡村数字化发展道路。

  4、实施古村复兴行动

  推进传统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美化建设,实现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应修尽修、应保尽保,建立健全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展乡土建筑、名人故居、古村古巷等保护活化利用,发展“古村落+文创”“古村落+艺术”“古村落+特色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古村复兴示范村落。

  5、实施红色乡村复兴行动

  实施红色乡村振兴计划,培育一批红色乡村示范乡镇、红色乡村示范村和红色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宣扬红色文化。推行美丽乡村建设与红色文化振兴同频共振,实施一批红色革命文化研究工程、红色革命遗址普查工程、红色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工程、红色革命遗址连片打造工程、活动旧址保护提升工程。发挥缙云革命老区的独特红色资源优势,推进红旅融合发展,振兴红色乡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