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5.3.2加快林业产业现代化建设

  (1)壮大竹木产业经营主体

  依托龙泉竹木产业优势,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竹木初、精深加工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林业龙头企业。规范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支持从事林业生产和服务的农民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着力打造一批大社强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林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农户+基地”等经营模式与农户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林农致富增收。规划“十四五”期间,培育鲜笋加工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20家、鲜笋加工专业户50户,新增竹木加工小微企业园3个、规模以上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和竹木电商网店25家。

  (2)特色发展竹木电商平台

  立足“龙泉竹木”优势,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电商时代”发展趋势,特色发展竹木电商平台。加快建设竹木电商园,运营竹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一平台六中心”和竹木电商园过渡园区,实现竹木电商的迅速发展。以“招强”、“引强”、“扶强”和带动为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破解关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龙泉市和外地的竹木电商骨干龙头企业集聚,进而带动快递物流、仓储、设计等相关资源聚集,发挥集聚效应和龙泉森林经济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研发设计服务功能,推动龙泉成为以小家具为特色的竹木制品生产销售中心,促进竹木电商健康持久发展。通过电商驱动,推动龙泉及周边地区的竹木资源优势转化,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实现竹木一产增效、林农增收。促进竹木产业不断向“精、深、细”方向发展,推进“文化+”竹木战略性发展,最终打造“天下龙泉”竹木公共品牌。

  (3)加强林业特色品牌培育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林业特色品牌建设。深入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实施标准强林、质量强林、品牌强林行动,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林业品牌。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大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推进“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一体化发展。引导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木本粮油市场开拓、行业形象塑造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等工作,支持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品参加“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浙江农业吉尼斯认定等。创新林业品牌营销方式,加大品牌宣传,推进品牌公益传播推广,扩大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森博会等平台,开展品牌展示、推介、营销活动,推进优质林产品集体品牌建设。

  5.3.3加强现代林业经济示范

  (1)加快竹木产业示范园建设

  大力开展竹木产业示范建设,依托“浙南林海”丰富的竹林资源和龙泉竹木加工产业发展优势,以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建设成示范引领性、区域代表性、建设先进性的国家级竹木产业示范园区。一是加强竹木初加工示范。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合理布局竹木加工小微园,建设竹材初加工聚集区,致力于推进一二产联动发展。二是加强竹木材高值化加工示范。依托龙泉本地竹材加工和电商的发展优势,培育竹木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浙西南重要的竹木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三是加强竹木资源转化综合示范。建设森林经济综合体,围绕“两山”转化理论,搭建竹木资源转化综合示范平台,充分展示“两山”理论转化的路径和成果,打造理论的教育实践基地;乘借“互联网+”东风,打造竹木电商园,培育跨境电商龙头,通过选商引资,引进品牌快递公司,建设智能仓储,建成“中国竹木小家具电商城”。构建一条集竹木初加工示范、竹木材高值化加工示范、竹木资源转化综合示范为一体的竹木产业示范带,推动集群规模效益稳步提升,科技投入显著增加,创新成效不断显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2)加快竹木产业小微园建设

  推动龙泉竹木产业改造提升,打造集产业集聚、资源共享、产融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竹木加工小微园区。根据《龙泉市竹木粗加工小微园总体规划》要求,加快竹木粗加工小微企业园建设,开辟小微企业发展新空间,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打造小微企业发展新平台、新优势。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要求,加强小微企业园区总体设计,明确小微企业产业定位、功能布局、选址模式、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等“六要素”,提升小微企业园建设水平。规范运行,优化管理。出台相关制度,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园区所在乡镇、街道做好园区管理和运行方案,严把企业入园关,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建立长效机制,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推动小微企业园区服务能力提升。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优化评价指标,创新管理模式,切实推动园区建设,逐步完善小微企业园长效管理机制。到“十四五”期末,结合龙泉市国家竹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累计建设竹木加工小微园17个。

  5.4弘扬森林生态文化

  5.4.1加强生态文化宣教

  (1)加大森林文化宣传力度

  全面加强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和宣传,结合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生态日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以生态保护、森林碳汇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以“建党100周年献礼”为主题的宣传工作。发挥政协关注森林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组织宣传,丰富活动载体,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森林”的良好氛围,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明。

  (2)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氛围,提升义务植树的全民参与度,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完善全民义务植树公众参与机制,全面推行绿色公益数字化,搭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网络平台,优化完善树木的认种认养体系,提高义务植树效率。

  5.4.2提升人文林业服务能力

  (1)加快“一园三山”生态文化设施建设

  做好“一园三山”生态文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和提供优质的生态文化科普、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等生态服务产品,营造高品质的自然生态体验场所。

  加快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片区)自然教育设施建设。依托龙泉保护管理机构建设访客中心,完善访客中心功能和设施设备。对凤阳山宣教中心进行改造提升,作为进入国家公园后的主要展示窗口。紧紧围绕生态体验内容主题,在黄茅尖等区域建设13个生态体验点,合理布局生态体验线路,配套建设必要的生态体验设施。建立科研教学实习基地,为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实习和自然保护爱好者提供野外教学、科研场所。依托凤百古道等森林古道建立生态徒步道4条,沿途设置宣传牌、宣教长廊、解说牌等标识,以及休憩亭、生态厕所等设施。以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片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为主要内容,建立覆盖园区解说标识体系。

  加快九姑山、棋盘山、凤凰山“三山”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棋盘山“一谷一环 二道二台 多节点”空间布局,建设环山绿道、景观平台、观星台和游步道等基础设施。推进九姑山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改造,新建入口景观,对原有游步道、绿道和休憩亭进行改造;建设环九姑山绿道,新建或改造绿道8000米,道路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新建观景楼,占用地面积约2.3亩,建筑面积1833平方米。推进凤凰山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新建凤凰山入口、建设环山绿道、建设观景平台、凤凰楼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2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