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实施工业节水改造。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和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高耗水工业用水户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限期实施节水改造。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用水行业企业节水改造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升级。支持企业开展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发改部门在新建工业园区规划布局时,要统筹供排水和循环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全面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和节水改造提升工程,开展喷滴灌项目,提升农田灌溉率。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增强农民节水意识,完善农灌计量设施。全面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创新和发展,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良好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到2022年,全区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保持在95%以上,到2025年建设成为美丽、清洁、节约的美丽乡村。

  开展农业节水增效。实施农业节水灌溉。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发展精品化、高效化、集约化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开展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与建设,规范取水用水和计量检测,鼓励采用节水型自动饮水装置和干清粪工艺。推进渔业健康养殖,减少养殖用水和尾水排放。到2022年,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节水设施设备安装率达到100%。

  加强非常规水利用。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再生水和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工业再生水利用。到2022年,全区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6%以上,到2025年,全区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0%。

  控制供水管网漏损。制定和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建设方案,降低原水输水损失率和制成水供水管网漏损率。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协同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专业化管理。到2025年,莲都区内新(改)建供水管网40公里以上,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3.优化区域水资源调配

  按照浙江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推进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进一步发挥水资源在区域发展、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中的刚性约束作用,满足合理用水需求,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推进瓯江山居图中重要河段生态流量研究项目,研究保障重要河段生态流量水库联合调动机制及相关管理要求,将维护河湖生态水位、保证生态流量纳入美丽河湖建设与考核,并开展定期评估。构建生态流量保障监测管控体系,强化生态流量(水位)的常态化监测和管控。到2025年,瓯江干流玉溪至开潭坝段主要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保证率达到90%以上。

  统筹考虑江河湖库在水力防洪、发电、供水、航运、水生态等方面对水资源量的需求,积极开展供水水源、河流湖泊水资源调查,制定保障生态用水方案。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建立基于生态流量的管理体系,明确生态流量保证目标。合理确定各支流小水电各时段生态流量要求。巩固丽水市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成果,持续推进小水电站规范化建设。巩固完善修建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安装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并逐步实现在线监测。按照核定水库功能和安全要求落实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过程,生态流量制定河流水量生态调度和电力梯级联合调度方案,到2025年,莲都区创建国家“绿色小水电站”示范工程9个。

  (五)提升水质安全保障能力

  1.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切实保护良好水体水质。着力改善水源水质,确保全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严格控制水源保护区上游及周边地区的开发活动,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规项目并全部清理到位。健全完善水质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落实水源保护区及周边沿线公路等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水源水质,维持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应急管理,积极推进城市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形成主水源与备用水源全覆盖的“一源一备”或多水源互为备用的水源体系与水厂供水格局。落实全线水量调度和闸阀站运行一体化监控管理,完善城市供水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牵头)

  持续开展“千吨万人”及以上和其他乡镇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统一矢量数据库。落实“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完善界碑、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等标志标牌建设,做好物理隔离防护措施。完善饮用水源预警监测自动站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升饮用水源地监测监控、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开展饮用水水源污染物排查,摸清污染来源及风险点位,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一源一策”保护方案。到2025年,“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

  2.加强农村饮用水保障保护

  推进新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2025年底,全面完成新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进一步巩固全区中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统管机制,水质达标率持续稳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提升农村饮用水源监测覆盖率与达标率,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水质合格率巩固在90%以上。

  按照“集中连片、能延则延、宜搬则搬”的原则,充分考虑水源条件、人口等因素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大搬快聚” 项目实施和村庄未来发展规划工程布局,优先推进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乡镇中心水厂管网延伸,提升规模化供水水平,加快莲都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到2025年,基本形成规模化水厂覆盖为主,中小型供水工程(单村供水)为辅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要求,依据村庄发展规划、农村人口变化,实施轻重缓急,梯次推进,分期实施工程建设和更新改造。争取到2025年底,农村集中供水率提高至9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至99%,自然村通水率提高至 100%,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提高至68.33%,用户水表配装率达到100%。以高标准发展农村供水为引领,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发展为前瞻,推动农村供水智能化管理系统和调度中心建设工作。到2025年,乡镇中心供水工程(站)完成美丽水厂创建比例100%。

  3.实施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

  加强地下水资源评测评估,加快地下水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制度,到2024年,基本建成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推进水阁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通过污染状况调查评估,逐步掌握地下水污染源分布、地下水水质污染、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状况。排查全区与开发区内合成革、化工、危险废物处置、生活垃圾填埋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形成并公布地下水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建立名单动态更新机制。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评审工作,将地下水污染场地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国家试点项目年度任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26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