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浙江兰溪经济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二)推进光膜材料业价值链升级

  继续加大光膜产业的招商力度,巩固并扩大产业集聚效应。积极向光膜产业价值链两端延伸。一方面,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光膜产业创新联盟,提升创新产出率。另一方面,着手提高创新产品的市场化转化效率,加快实施创新和市场“双重驱动”的发展策略。

  1.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打造光膜区域品牌 一是要善于“借外力”。大力推动园区光膜企业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机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开展紧密合作,共建园区光膜产业创新联盟。借助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强大科研实力,形成以园区企业为主体的光膜技术协同创新联盟网络。二是要通过以上两个抓手,全力打造园区光学膜小镇整体品牌效应,创建“全国一流光学膜制造与研发示范基地”,倾情打造兰溪光膜新品牌,形成全球光学膜新材料产业“硅谷”和世界膜谷。

  2.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要加快光膜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结合光学膜小镇产业基础、企业现状和发展方向,全力推进链式产业招商模式。进一步加快光膜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招商步伐和招商力度,形成光膜产业集聚效应。一是要强基础。即要进一步加强园区液晶屏背光模组增亮膜、液晶反射膜、TFT偏光增亮膜、液晶复合膜、纳米反渗透膜、3D曲面膜柔性光学保护膜等产业基础。二是要争上游。以背光模组光学膜为基础,加大光学基膜和光学PET切片的引进与合作力度;以偏光膜为基础,加大光学PVA膜和TAC膜的引进与合作力度。三是要拓下游。以背光模组光学膜为源头,扩大膜片裁切和背光模组(BLU)企业的招商;以偏光膜为源头,扩大液晶面板企业和液晶模组企业的招商。逐步形成完整的光膜产业链。

  3.延伸光膜链条长度,挖掘光膜价值深度 一是要加大光膜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紧紧围绕光膜产业核心技术,全力构筑从上游高分子基础材料到下游显示模组应用和制造装备配套的光学膜全产业链,加快引进和孵化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以及特色专用芯片产业化项目落地,推进怡钛积、中科玖源、锦德等项目的量产和扩产,构建光学膜产业群,力推光学膜小镇的优势企业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道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以核心技术凝聚和带动小镇光膜产业发展。二是要加快建立光膜新技术应用转化“加速器”。紧紧围绕技术应用开发,寻求产品应用场景和市场。以低碳发光、节能发光和智能发光为发展方向,依托信息产业需求,发展电池隔膜、PET膜、热转移膜、功能性膜和以直涂型、透镜埋入式反光膜为重点,创新实现余晖发光、LED发光和太阳能发光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加快技术成果的应用性转化,推动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实现小镇光膜材料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转换。

  (三)致力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

  近年来,兰溪在制造业积极布局,吸引了欣旺达及其子公司在开发区落地生产,带动了3C消费类电池、智能硬件、储能系统与能源互联网、第三方检测等产业的发展。未来,园区将继续推进电子信息相关产业布局,增强骨干企业实力、壮大产业规模、突破关键核心领域,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1.强化技术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主动对标高端技术,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夯实产业基础。改善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增强关键和核心技术供给能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的攻坚战。系统构建园区创新体系,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重大创新平台进驻兰溪开发区。目前,兰溪电子信息产业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重大机遇期,但前沿技术研究力量较为薄弱。为此,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一是要建设布局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凝聚创新型人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企业技术难题解决、技术转让、校企合作等服务。二是要牢牢把握国家大力支持区域协同创新的历史机遇,以合作引进为主要路径,持续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造条件、主动对接、密切联系,加强与国家技术中心的技术合作。

  2.抢抓转型升级机遇,推进动产业格局高端化 现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不突出、龙头企业少、带动引领弱。十四五期,要抓住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一是要发挥欣旺达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促进兰溪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强链。立足于已有3C消费类电池、智能硬件、储能系统与能源互联网、第三方检测等产业,集中力量先行补齐和发展高端产业链,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要解决关键环节核心技术问题,打通从研发、生产、配套、销售到服务的关键环节,打造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发展特色突出的专精型企业,从产业链上游实现正向牵引。三是要紧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拥抱数字经济新时代,根据2020年6月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布局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3.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助推企业做强做大 突出重点区域,形成上市公司板块效应。以欣旺达为契机,招商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这些企业尽快落地兰溪顺利上市,形成板块效应,吸引产业资本、投资基金关注,抢占先机,形成投资与企业发展良性循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开发区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更大合力。完善全方位、立体式、全过程、多维度的综合金融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融资信用。

  (四)打造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劲引擎

  紧抓“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 4.0”战略机遇,抓住金兰同城化的重要机遇,以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与服务业等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开发区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实现开发区由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的跨越。助推兰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

  1.技术引领装备制造业,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优化提升电气机械、装备材料、电子信息通讯设备、特色冶金等传统优势制造业,着力发展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促进“兰溪制造”向“兰溪智造”、“兰溪创造”升级、向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向集约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全面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改造优化制造业的同时,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 升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水平。围绕“工业4.0”战略,加快传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运营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鼓励龙头制造企业、网络平台企业、电商企业,积极打造众包众设、协同设计制造等新型电商平台。一方面,全面提升兰溪开发区的智慧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为高效的智能化管理服务,以“1+N”模式推进园区内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即建立1个总的园区大脑,N 个小微园区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园区内企业也需全面提升智慧化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水平,以智慧化、网络化手段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向“制造+服务”延伸,积极拓展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与修复、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等远程运维服务。围绕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周边,重点集聚发展研发孵化、检验检测、科技金融、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装备升级,在ERP全过程数字化的基础上,发展智能化工厂,实现全生产过程的在线管理、智能管理,发展工业3.0-4.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9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