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落实《绍兴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绍兴市柯桥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强化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加强生活垃圾培训和宣传,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垃圾分类质量和效果,促进生活垃圾焚烧填埋量逐步减少。

  4.6.2建立专业化收贮运体系

  推进工业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落实工业垃圾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工业垃圾产生、收集、贮存、处置行为。加强工业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建立政府监督、企业付费、第三方运营的工业垃圾收运机制。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转运试点建设,规范转运、贮存、处置、台账等各环节,着力解决小微产废企业固体废物收运难题。

  规范农业固体废物回收处置。健全完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实施办法,科学修订回收标准和政策补助,优化回收网点设置,实现回收点全域覆盖,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归集主体收储仓库标准化建设。规范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监管流程,探索建立农膜回收“以旧换新”和财政补贴制度。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农户共同参与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农膜信息统计制度。

  健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及机制。提高各镇(街道、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能力,完善大件垃圾、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相关制度,多举措提高可回收物量。加强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分类,根据可回收物的种类和产生量,设置专门容器和临时存储空间,定点投放和暂存,重点抓好未被污染的一次性输液瓶(袋)规范化分类处置工作。继续推行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收集模式,实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全覆盖。完善废灯管、废电池、过期药品、装修油漆桶等有害垃圾贮运体系,有害垃圾主要采用厢式车的转运方式,同时明确有害垃圾运输责任,城区从投放点至中转贮存中心的运输由环境卫生部门负责,乡镇由所在镇、街道负责。

  4.6.3全面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

  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加强一般工业固废管理,促进一般工业固废的协同处置,补足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短板。推进建筑垃圾、餐饮及厨余垃圾资源减量化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处理体系,加大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根据不同作物产生的秸秆量,实行就近全量粉碎还田或部分还田,因地制宜开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饲料、食用基料和工业原料等资源化利用。推动园林绿化废弃物规范化管理,促进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4.6.4匹配固废利用处置能力

  加强工业垃圾协同处置,加快落实工业垃圾区域统筹消纳。提升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平,提高现有污泥处理关键基础设施的处置效率。充分利用现有危废处理能力,推进社会源和工业源危险废物协同处置。合理调整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置单位,建立处置进度考核通报制度,提升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置能力。开展农膜覆盖技术指导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源固废处理能力。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要强化信息公开,提升运营水平,确保达标排放。

  4.7加强生态保护与风险防范,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重点生态空间保护监管,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丰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守住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

  4.7.1强化自然生态保护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共生示范区。在明确突出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水土流失防治、森林质量改善、土地整治与土壤污染修复以及其他要素等综合治理修复,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修复。以兰亭国家森林公园,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建设为载体,强化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加大主要湖泊和平原河网湿地保护力度,以钱塘江、曹娥江河口湿地保护区为重点,制止破坏、占用湿地行为。

  加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健全以“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实“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优化与勘界定标,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建立常态化、实时化的生态保护红线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按照一个自然保护地一块牌子、一个机构的要求,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合理设置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定保护地边界和功能分区,有效处置历史遗漏问题,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驼峰山、小舜江、平水江、柯桥西部及王坛镇、稽东镇等水源涵养区,打造平水—王坛—稽东连片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开展生物物种资源本底调查和评估,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与预警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网。强化极小种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候鸟迁徙路线保护,严防外来入侵物种危害。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建立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建立多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保护机制,完善生态安全风险评价和检疫防控体系,防范和治理外来物种引发的生态灾害。

  4.7.2强化环境风险防控

  严格环境风险源头防控。以风险防范为出发点,加强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强化区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评价,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建立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邻避效应。以企业监管为落脚点,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对重金属、危化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等相关行业的全过程风险监管,做好印染化工行业企业环境风险防控和预警试点示范,重大环境风险企业应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

  加强环境应急协调联动。以动态预警为切入点,建立重大环境问题发现机制,推进生态环境精密智控网络建设,对环境风险实施动态预警。以应急管理为着力点,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与修编工作;以印染、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加强企业和园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推进环境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环境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立环境应急现场指挥官制度,强化环境应急演练,全面提升突发事故应对处置能力。

  遏制重点领域环境风险。加强饮用水水源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水源保护区(范围)规范化建设,强化行业管理、监督检查和联合执法,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深化水上危化品运输安全环保监管和船舶溢油风险防范,实施船舶环境风险全程跟踪监管;加强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管控及运输过程安全监管,科学设定禁限行线路,严防交通运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实施放射源安全行动计划,开展固定放射源在线监控建设,切实提升辐射安全监管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