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全面提振农村消费。健全城乡一体的快递物流体系,全面实施快递“两进一出”进村工程、电子商务进村综合示范工程,实现快递网点和电商配送行政村全覆盖。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冷链物流布局和配送体系,支持主体建设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推进农村商贸服务体系升级,支持农村小超市、小商店、小菜场标准化建设,创建省级现代商贸特色镇、商贸发展示范村。优化乡村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优质工商业品下乡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品下乡,加快农村消费升级。
专栏4-5 共同富裕先行工程
1.农民收入万元新增工程。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增加农民创业收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提高。实施农民持股计划,补齐农民财产性收入短板。加快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到202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
2.村集体经济提升工程。依托现有平台,积极发展村级物业经济和“飞地抱团”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村集体融入地域产业链条,突出政策要素供给,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到2025年,全市所有村实现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
3.先富带后富“两同步”行动。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覆盖率100%。低收入农户落实小额信贷和就业培训,提供公益性岗位不少于1千个,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家庭100%实现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
4.农村消费促进行动。鼓励和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培育农村消费热点。大力整治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优化县城超市、乡镇商贸综合体、村综合服务社布局,支持建设农民消费服务综合体,引导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向农村延伸。
(六)彰显红船魂的治理品牌,塑造乡村社会新秩序
弘扬红船精神,创新发展“三治融合”成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乡村治理格局,打造充分彰显红船魂的治理品牌,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
1.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提升“新头雁”能力素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敢担当、能带富、善治理、口碑好的农村带头人队伍。扎实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深化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嘉兴十条”,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二十条”,高质量建设基层“红色堡垒”。全面开展“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持续推进村级班子整固、集体经济巩固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三大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资格条件联审,全面实施“堡垒指数”管理和底线管理。开展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实施农村干部培养“百千万”工程,按照“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要求,选树100名“先锋书记”、大学生村官800名以上,培育1000名“乡村优秀干部”、储备“万名红领青年”。
2.创新“三治融合”治理模式。深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改革,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完善乡村自治组织体系,全面推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和协助政府工作清单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体系,建设乡村巡回审判站点。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行“乡村治理+互联网”,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通过信息收集发布、网络在线服务、掌上电子办公、线上即时沟通、后台推送流转,实现村级事务信息动态交互式管理。
3.擦亮乡村善治金招牌。全面推广“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区。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渠道,完善“三微联动”,做深做实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施“三源共治”,加强基层社会矛盾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实现风险闭环管控。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推广应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健全农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机制。落实乡村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到2025年,累计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500个,力争省级民主法治村达300个,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达标率95%以上。
(七)强化数字化改革总牵引,激活数字乡村新动能
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完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加快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推动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奋力把数字乡村打造成为嘉兴“三农”又一张“金名片”。
1.集成乡村振兴应用。谋划实施一批乡村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在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统一架构下,搭建嘉兴市数字乡村协同应用平台,建设“种粮宝”、浙农服(数字农合联)、农业供应链金融等地方特色应用场景,加快推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低收入农户帮促、渔船精密智控、“肥药两制”综合改革等省级应用场景,构建任务触发、规划部署、目标达成、绩效评估和督查反馈的执行链,以数字赋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加强数字农业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深度融合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化种养基地、数字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工厂(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做大做强“网上农博”嘉兴馆,积极培育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大力推广“基地直配、社区直达”农产品电商新模式,加快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数字化改造,提升“嘉田四季”等品牌数字化营销水平,构建完善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体系。结合美丽乡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加快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激发乡村美丽经济新动能。
3.优化数字乡村服务。按照整体智治理念,围绕“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推广和县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整体智治,完善村域精细化治理。深化乡村“互联网+党建+网格”,围绕基层党建、小微权力运行、应急管控、防灾减灾等重点,激励基层创新,推行村级权力运行数字监督,推广“微嘉园”“善治宝”“垃非”“善治驿站”等应用场景,推动党务、村务、财务数字化管理。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探索与数字乡村驾驶舱融合建设,构建系统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高效闭环的城乡基层数字治理系统,全面提升乡村精准治理水平。
4.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试点推广乡村振兴转贷基金,推行农民资产授托融资模式,建立银农信息共享战略合作,探索数字增信,推进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深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完善“三治信农贷” 和“三治融合”积分评价体系,推行“强村贷”模式。建立健全财政贴息、农信让利、保险兜底、社会补充等制度降低融资成本。探索搭建区块链赋能农业供应链金融平台,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