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美丽乡村精品线连通工程。推进美丽乡村风景线线型联通工作,打通跨县(市、区)行政区美丽乡村精品线3条以上,并鼓励探索跨省(市)间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衔接工作。有条件的镇或涉农街道,开展美丽乡村“一镇一主题”精品线建设。
5.未来乡村创建工程。对标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数字化与村庄建设融合,聚焦“五化十场景”,开展百个未来乡村创建试点。
6.打造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带。成立嘉兴市大运河文化带古镇发展联盟,发展运河古镇文化旅游,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江南水乡古镇样板。深度挖掘一批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推进运河文化展示馆、浙江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闻川运河古城等项目建设。以运河为线,以小镇为珠,串珠成链,共建大运河江南水乡文化旅游精品带。
7.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组团平台。打破地域界线,片区化打造10个美丽乡村集群,促进风景美向共富美提升,建设10条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组团式打造“江南小乌镇、田园新生活”美丽乡村品牌,高品质推进美丽乡村迭代升级。
(四)复兴升级版的农耕文明,孕育乡村人文新风尚
坚持高层次共建共享,全面繁荣农村文化,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提振农民精气神,建设文化为魂、乡风文明的人文乡村。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浙江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稳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档升级,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典型等评选及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文明村镇动态管理,保持文明村镇创建常态化。办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到2025年,建成省级以上文明村125个、文明镇32个,改造提升农村文化礼堂150家。
2.深入弘扬培育红色文化。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发挥红色文化对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船精神和红色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守好“红色根脉”,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
3.全面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健全城乡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型提升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加大农村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支持农村题材影视、戏曲、歌曲、舞台剧、短视频等创作,强化乡镇数字影院建设,大力建设乡村文化市场,培育农业农村文化产业,不断增强城乡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推进网络文化惠民,优化网络生态,积极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大课堂、网上剧场、网上展览、节目直播等网络文化栏目,支持利用短视频、动漫作品等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网络巡查监督,预防农村少年儿童沉迷网络。
4.传承发展乡土传统文化。实施农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重点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古树名木等乡村文化遗产和农耕文明。深入挖掘传承一批具有嘉兴味道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文化记忆,保护和传承传统耕读文化、慈孝文化、乡贤文化、水乡文化,将传统文化与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紧密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习、活态传承。
(五)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市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坚持村美与人美并重,推进先富带后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城乡收入差距全省最小,全面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形态的富裕图景、幸福图景、文明图景、美丽图景、和谐图景“五幅图景”。
1.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农民充分高质量就业创业致富行动,加强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产业经营服务,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培育1万名农创客,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企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就业。实施村庄经营增收行动,努力提高村庄经营水平,推进1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积极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引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章分红。加快释放改革红利、政策红利,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权能变现,有效激活农民资源资产。实施低收入农户同步共同富裕行动,完善低收入农户动态识别机制,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推进帮促“幸福清单”建设,全面推广“飞地抱团+低收入家庭增收”模式,更大力度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促进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
2.有效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优势互补、分工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集约化的现代科技和机械装备服务,促进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直接结合。鼓励小农户利用实物资产、土地经营权等作价参股加入农民合作社,引导经营主体以股份合作、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订单农业等形式带动小农户发展。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节本增效。加强小农户培训,全面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3.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集体经济重点扶持村同步实现现代化行动,探索实施将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与村干部绩效考核奖励挂钩制度,大力实施强村富民计划,支持组建县域强村公司,探索党组织领导、公司化经营、经理人运作、老百姓受惠的运营机制。发展“飞地抱团”项目,引导推动闲置、低效使用的集体资产采取发包、租赁经营或自主开发等方式进行盘活。鼓励组建物业公司、产业服务公司、农业经营公司等新型服务组织,开展乡村新型服务业经营,增加服务性收入。支持村集体开展乡村经营,发展美丽经济。
4.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聚焦高品质民生供给,打响“善育在嘉”“优学在嘉”“健康在嘉”“颐养在嘉”“宜居在嘉”“温暖在嘉”“畅行在嘉”的“幸福一‘嘉’人”民生优享品牌。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城乡教共体”行动,深化“互联网+义务教育”,提升幼托教育水平,高质量开展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等结对帮扶和师资共享,实现资源共享、同步提升。实施“城乡医共体”行动,深入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做实“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加强农村残疾人服务。建成市域一体化“10分钟健身生活圈”。统筹城乡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城乡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和康养联合体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到2025年,乡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0%,省级卫生村全覆盖,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平方米,智慧体育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