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瓶窑南部区块商业综合体项目(瓶窑镇):位于瓶仓大道与前程路交叉口西南侧,拟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包含大型超市、高档酒店等)、住宅,总面积约97000㎡,作为余杭梦航小镇商业配套。
2.商业街和步行街
按照“整合提升为主,新建打造为辅”的原则,鼓励各区块建设特色商业街和步行街。围绕闲林老街,引进中高端购物和餐饮品牌,打造高品质慢生活街区,力争创建省、市级高品质步行街。利用欧美金融城、华夏之心等商业综合体人流集聚效应,在联创街创建时尚特色街区。支持在各商业街区内引进文创业态、文艺表演等,鼓励商家利用智慧化手段提升消费体验,加强智慧泊车、智慧导览系统应用,打造智慧商圈。鼓励瓶窑老街进一步改造提升,支持西部各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文旅特色商业街,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店、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形成“一镇一街一特色”格局。
“十四五”时期,将利用闲林埠老街、联创街及各镇街现有资源,以整合提升为主,打造“1+7”特色商业街布局。
“1”是指闲林埠老街,争创省、市级高品质步行街。“十四五”时期将重点推进闲林埠老街改造提升,以“空间+时间”为轴,融合国潮古风及潮流消费,引入文创业态,以数字化赋能老街管理、引流、消费、导览、展演等各个环节,推进“智慧街区”建设。
打造“闲林印”古典与时尚特色街区(闲林街道):闲林埠老街位于闲林中路与西市街交叉口,一期总用地46667.0㎡,二期规划总用地面积23492.1㎡,总建筑面积48953.5㎡。老街一期工程已围绕“一厅两馆”项目打造、古迹文保建筑与现代相结合、招引多元化商业业态和提升智慧化管理手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整体打造,后期继续推进老街二期工程建设,达到古代与现代风格融合的目的,并支持老街以“空间+时间”为轴,融合国潮古风及潮流消费,引入文创业态,以数字化赋能老街管理、引流、消费、导览、展演等各个环节,推进“智慧街区”建设,打造余杭特色街区的金名片、“商业+创业”的杭城微度假文化街区、城西文旅板块标杆。
“7”是指充分挖掘各区块现有资源,以“联创•巢世代”高品质时尚特色街区打造为引领,改造提升5条商业街(步行街),谋划1条综合体项目延伸商业街,另有1条小型商业街在建。
改造提升5条:
(1)“联创•巢世代”高品质时尚特色街区(未来科技城):以联创街为轴线,以西至创景路、南至向往街、东至高教路、北至余杭塘路的合围区域,作为联创街高品质时尚特色街区的核心区域,同时,向北与梦想小镇、仓兴街等加强联动。打造以新零售、轻奢时尚、文娱美食等为主的高品质时尚特色街区,建成服务消费升级的有效平台、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享誉国际影响的余杭商业新地标和“智慧商圈”建设的有力载体。进一步统筹主街、辅街与商业、旅游、文化场所的互动,适当引入少量大型商业综合体,与华夏之心、欧美金融城等形成互动,促进商业资源集聚。推动各类业态创新,注重新零售、时尚潮流、文化娱乐、体验互动等类型的新消费模式培育,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以联创街串联各大综合体,与未来梦想汇美食街联动,通过延长夜间营业时间、探索设立夜间步行街、改造沿街夜间景观等手段促进夜间人流集聚,发展夜间经济。推广5G、物联网、大数据、AR/VR等技术,提升商品导购、移动支付、交通引导等智能服务水平。
2.五常大道休闲服务商业街区(未来科技城):推动五常大道沿街店铺业态整合,完善餐饮、小吃、洗浴、按摩、足疗、文化、休闲娱乐等临街商业业态,优化步行区域设计,完善停车场地,将其打造成业态丰富、消费便利的商业街区。
3.安溪古镇(良渚街道):支持对古镇整体形象进行改造提升,大力丰富古镇沿街商业,引入餐饮、手工艺品零售、特色农产品零售等业态,承接良渚遗址游人溢出效应,带动古镇商业发展。
4.南渠步行街+直街双街联动商业街区(未来科技城):实现直街区块和南渠北路步行街联动发展,对商业建筑、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突出老余杭文化底蕴和风格,探索对步行街商户由统一运营商进行管理,提升整体运营能力。
5.双溪风情小镇步行街(径山镇):支持步行街沿街店面进行整合提升,依托禅茶文化,引进客栈、民宿、农家餐饮、特色商品零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禅茶文化体验等业态,支持引入传统戏曲、文艺表演等,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
谋划1条:
绿汀路三站换乘项目延伸商业街(未来科技城):依托绿汀路三站换乘项目、富力中心等商业综合体的人流集聚效应,谋划在绿汀路三站换乘项目室外空间建设露天商业街区,有序组织商业外摆,引进特色餐饮、夜间经济业态等,充分挖掘居民消费潜力。
在建1条:
天空之城地铁上盖商业项目(未来科技城):位于荆长路以东、余杭塘路以西,商业街区长度800m,将引入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各类业态,是一条主要服务于天空之城居民并辐射周边社区的生活性商业街区。
3.农贸市场
体现人文关怀,以“方便居民生活、合理规划布点”为原则,布局一般农贸市场、便民门店,鼓励发展生鲜超市,形成网络体系。农贸市场布局根据居住区人口、服务半径、消费需求进行布点设置:建成区农贸市场按每2万-3万居住人口,服务半径500-800米设置,商业用房面积标准为2000-3000平方米,其它区域的农贸市场商业用房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考虑未来科技城、良渚新城等产业发展平台自身发展和主城区人口疏解任务需求,可重点增加高水平建设的农贸市场,其他区块按实际需求规划新建农贸市场,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农贸市场整合提升工作。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城区新建农贸市场原则上应配备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场地,以整合生活必需品零售、生活服务等业态的小型邻里中心形式为主,农村地区可适当布局传统农贸市场,应注重5G网络、线上支付普及,并合理设计排污系统,保障优良市场环境。鼓励发展小区便民菜市场或社区蔬菜直销门店,支持社区农贸市场向生鲜超市、小型商业综合体方向转型发展。在充分调研摸底基础上,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合作,推进星级化乡村农贸市场建设和“五化”市场改造,着力改造农村集贸点,改善乡村居民生活必需品购买便利度。充分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在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提升改造、管理运营中的作用,提升农贸市场整体建设水平。
“十四五”期间,改造提升及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共17个,其中未来科技城区块5个,五常街道1个,良渚街道6个,仁和街道2个,瓶窑镇2个,径山镇1个。
未来科技城:
(1)永乐农贸市场(在建):位于永乐村,农贸市场面积3587.0㎡,拟设摊位约240个,主要面对永乐村及周边乡村、社区居民。
(2)横板桥农贸市场(在建):位于横板桥社区,建筑面积3162.0㎡,主要服务于横板桥社区及周边居民。